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思远 ▲石辟邪现位于许昌市博物馆新馆大厅 进入许昌市博物馆,大厅最显眼的位置矗立着一尊巨大的石雕。它像虎又像狮,头颅高昂,巨口大张呈怒吼状,体侧长有一对翅膀,腹下四蹄断裂缺失,隐约可见飒沓急奔的模样。它名为汉代双翼石辟邪,用魁梧的身躯和磅礴的气势,守护东汉开国名将王霸年。岁月流转,如今它已成为许昌市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 ▲出土后,石辟邪转移至许昌市博物馆旧馆。 校园施工挖出模样奇怪的石兽 年8月15日下午,许昌市襄城县颍阳镇一中校园施工,挖出一尊高大的石兽雕塑,模样“四不像”。当时,大河报记者接到热线电话后赶到现场,看到这尊石兽半埋在土里,嘴部有残缺,两眼圆睁,右侧前腿后部有翅膀形状的花纹。 “当时刚刚下过雨,这尊大型石雕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大泥坑,旁边很多人围观。我们一眼就辨别出这尊石兽是汉代的石辟邪,大家都很兴奋。”许昌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说。 “出土时,这件石辟邪的腿、足、尾、头等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缺,影响整体完美。我们曾想办法对它进行修复,但效果并不理想。”陈文利说,因为它是用整块青灰石雕琢而成的,若用其他材质修复整体不协调,所以尝试几次后只好放弃。 历史悠久享受镇馆之宝待遇 这件石辟邪年出土后,先是从襄城县运到许昌市区,安置在许昌市博物馆旧馆。年5月,许昌市博物馆新馆开馆,它被安置在正门大厅最显眼的位置,作为镇馆之宝。 陈文利介绍,这尊双翼石辟邪属于三级文物,单论文物价值,它并不是最稀有珍贵的,但是文物界和市民普遍把它视为许昌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她解释说,这尊双翼石辟邪体形巨大,长.8厘米,宽厘米,高.8厘米,是立体圆雕,用整块青灰石雕琢而成。经文物专家鉴定,它距今约年历史,虽然肢体残缺,但气势雄壮,其他文物难以与之比肩,因此享受镇馆之宝的待遇。 许昌市一共出土过三件石辟邪,这是第二件。第一件石辟邪年出土于建安区榆林乡小张庄村,长厘米,宽43厘米,高厘米,保存比较完整,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第三件石辟邪长厘米,宽46厘米,高厘米,重近1吨,现由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保管。 守护东汉开国名将年 石辟邪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象征祥瑞的神兽。汉代,帝王、贵族生前往往耗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墓室内存放丰厚的随葬品,而且在墓室外放置大型神兽镇守门户、御凶辟邪,保佑其灵魂不受干扰和侵袭。 文物专家在反复研究史料和实地考察后,认为这尊双翼石辟邪可能是东汉开国名将王霸墓前的神兽。颍阳镇新杨庄村东北的许南路西侧,原有四大墓冢,据说是王霸及承袭其侯位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的墓地,人称四侯冢。这四座汉墓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夷平。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今襄城县)人。他追随东汉光武帝刘秀,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位列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有开国之功。王霸守边20余年,与匈奴、乌桓作战近百次,先后受封为王乡侯、富波侯、向侯、淮陵侯。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王霸因病隐退,病逝后归葬故里。这尊双翼石辟邪则在其后的岁月里守护着王霸墓。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编辑: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