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禹州传统医药物件拾零

北京康仁堂于立伟

个人平时喜欢收集一些医药相关的物件,今选择一些与禹州相关的内容给大家做个小展示。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判依据。

从明太祖诏令药商云集禹州建立全国性中药材集散地、周定王《救荒本草》闻世到清乾隆年间形成春、秋、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据史载,明清之际涌现出3名禹州籍太医和14名闻名全国有医学专著的名医。

周王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三年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改封为周王,洪武十四年就藩于开封,建文三年因参与燕云篡位活动,被建文帝削去藩王爵位,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恢复了他的爵位,洪熙元年去世。葬于现禹州无梁镇老官山,谥号为定,所以称为周定王。他前后在开封居住了四十一年,长期在禹采集药材标本,于年组织编写的《救荒本草》,对中医药研究和救荒利民、普济众生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我国医药界第一位成就显著的封建帝王。(本段为百度搜索)

《褚氏遗书》医论著作。旧题南齐·褚澄编。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椁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全书共受形、本气、平脉、精血、津润、分体、余疾、审微、辨书、问子10篇。内容简短,多据《内经》理论加以阐述发挥。本书体现了作者重视精血、津液学说。其中对血证及妇科病证治的见解,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本书收入《六醴斋医书》中。

褚澄(一年),字彦道,南朝宋国阳翟(今禹州)人。澄的祖父褚秀之,父褚湛之都是宦门权贵。澄的母亲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五女吴郡公主,澄娶的是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庐江公主,遂拜驸马都尉。善诊病,凡病者均不分贵贱而审其乡壤、风俗、精神苦乐、方土所宜等,然后命药。其著作有《杂药方》,已佚;另有《褚氏遗书》,据考为后人所讬。(文字百度)

清泰(年四月—年闰十一月)是后唐末帝李从珂的年号,共计三年。当然我根本不敢相信这本书是后唐时期的了。至少断代到大清还是没问题的。

禹州名医编著了宋代第一部官修药典《开宝新详定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板刻印刷药物学书籍:

刘翰、马志为宋代禹州人,开宝六年(),宋太祖诏令修纂本草。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从蕴、吴复生、王光宪、陈昭遇、安自良等9人,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并采摭陈藏器《本草拾遗》等书相互参证,订正错讹,补充遗漏,再由刘翰、马志统一作出注解。最后由左司员外郎知制浩扈蒙、翰林学士卢多逊等详加刊定成书20卷,命名为《开宝新详定本草》。宋太祖为之作序,由国子监镂板刊行,这是宋代第一部官修药典,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板刻印刷的药物学书籍。该书翌年又进行重修增加品种,订正分类。收载新旧药物种,共21卷。名曰《开宝重定本草》。

本书早已散佚,但其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见到。

《全国中药材产区分部手册》(左侧年版,右侧年版)

《全国中药材产区分部手册》基本上将全国当时的药材产区一网打尽了。

《全国中药材产区分部手册》内容举例:比如河南许昌市所产药材,列有品名,主产还是一般产区,质量好还是一般...

还有进口的

当时的道地药材分布(当时也叫地道药材)

地方卫校也有自己的一些教学文献

任大伟老师编写的《禹州中药传统炮制》,千金难觅。

当时禹州的同仁堂分号

禹县制药业统一仿单(仿单,相当于现在的说明书)

经商没有税务怎行,看下当时禹州税务

禹城山东发票(下图)

禹州民国时期的小药瓶

禹县的药盒(下图)

人们最熟悉禹州的,莫过于钧瓷了(下图)

八十年代,禹州制药厂的阿胶膏瓷瓶(地地道道的钧瓷)

禹州的九天贡胶,虽然厂子已经不再了,但是基层依然有传承,一直有老药工在私下做(嘘......)

被我拿去做临床使用了,留了几块大的做标本(下图,约六七十年代的禹州九天贡胶)

透光,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是已有内伤,里面都碎裂了,导致透光时表现出了棱角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中华医药博大精深,透过历史,希望能让业界多一些敬畏,少一些浮躁。

承继堂,基层中医药传承的主力军,学中药,来承继堂。

承继堂论坛(







































白癜风诚信单位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