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包献珍

孝道文化:

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臣黄香在中国民间有着崇高的地位。中国人将之视为孝道的代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黄香祖籍禹州、葬在禹州、家族后裔留在禹州,在禹州形成了浓郁正统的孝道文化。

据史书记载,黄香,字文强。黄香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艰苦。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时常痛哭流涕。在母亲生病期间,他寸步不离床前,喂饭端药侍奉,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经常帮父亲干活,闲暇之时看书。冬天天气寒冷,他晚上看书时觉得浑身冰凉,便能推及父亲,提前暖热被窝,让父亲安睡。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蚊虫滋肆,他便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扇凉父亲的床席和枕头,使劳累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黄香温被和凉席的事件传开了,街坊邻里人人都夸奖黄香是天下第一孝子。

黄香的孝道使他声名远播,其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尚书令。晚年回到儿子黄琼的封地(今郭连镇黄台)安度晚年,数月后死去,葬于禹州孝山上。

黄香一生以孝名闻于天下,他的著作有《赋》、《令》、《书》、《奏》、五篇,可惜现今多已亡佚,仅有《九宫赋》、《天予冠颂》、《责奴辞》篇存于《古文苑》中。

黄香落籍禹州其依据有五:

1、禹州黄氏盛传黄霸后裔居黄台

据禹州志书记载,黄霸曾在今禹州城东北十一公里处建扬善台。黄霸离任后改称黄霸祠。该祠分别被后人移建于城西关禁沟和北城门。祭天台北侧的村庄叫黄台,是禹古黄姓聚居区。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曾在此设黄台县,历隋朝和唐初几度兴废,共设县72年。

今禹州黄香后裔流传说,古黄氏以官为家,黄霸任颍川太守时府第即在黄台,亦称“黄霸台”。黄霸离任后,黄台仍由黄霸后裔居住。由西汉到东汉,一直传到黄香的曾孙黄琬时,历任太仆、豫州牧、司徒、封阳泉乡侯的黄琬,因与司徒王允合谋诛灭了董卓,被董卓部将李侬、郭汜攻克长安后“家灭九族”。黄台的黄姓人皆改姓逃匿。

2、黄香之父居官叶县

黄香的父亲黄况曾任叶县令。叶县东汉时称昆阳,归颍川郡管辖。

3、黄琼进京入仕

据《后汉书·黄琼传》记载,黄香的儿子叫黄琼,从小随父亲学习。京都(时在洛阳)大臣皆知黄琼才华,纷纷驰书劝他入仕,他不为所动。后经多方劝谏,并派出公车接他进京,他才勉强成行。但车到纶氏后,他又称病不走了。为什么?可能离他老家不远了。纶氏《竹书纪年》载,“即夏之纶国,少康之邑”。少康的邑城即今禹州康城,少康中兴之城。周朝康叔封邑。《辞源·纶氏》条载,“故城在河南许昌县西南”。而少康城距黄台仅几十里路。

4、黄琼封地在孝山

黄琼,字世英,出山后历任议部、尚书仆射、魏太守、太常、太仆、司空、司徒、太尉、颍川候、邑千户,比他父亲黄香的官职高得多。

其间黄琼曾封候,封地在今禹州东部孝山(今郭连境内)。黄香晚年被免职后,就到他儿子黄琼的封地安度晚年,黄台寨村有他的故居。禹州文管所所长教之忠,曾到此察看过,他说“一村民摄一把土让我看,都是香灰土。”故居内还有一棵古槐树,主干一丈二尺,树高3丈,二个人才能抱住。这里还有一口古井,椭圆形,用青砖砌成。

5、碑证

禹有“忠臣张良孝子黄香故里”碑。该碑刻于清嘉庆十七年()孟夏,分别竖立在文庙广场南边和迎恩街拱辰门(即北大街北城门)内,此碑现存市博物馆内。

编辑丨孙帅

转载请注明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包献珍

赞赏

长按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