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作者:罗小琴) 夏都办万寿宫小学多项措施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深受学生家长赞誉。有位家长激动地说:我们家的小诗人,现在是出口成章。看到萌芽的小草,他会说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路过紧闭的大门,他会来一句“小扣柴扉久不开”。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具体措施如下: 精选内容,编辑教材 学校从去年暑假就着手准备,组织全校语文老师在诸多国学经典书籍中收集筛选经典篇目,经过一个暑假,历经几次修改、校正,终于在开学前整理完成了校本教材——《素读诗词》。《素读诗词》分年级整理,共收集经典古诗词余篇,20则论语,20篇小古文,篇篇朗朗上口,易于小学生理解诵读。要求四五六年级每周背诵两首古诗,三年级一周背一首古诗一篇小古文,一、二年级一周一首古诗。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为学生新的负担,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让学生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精深和魅力。 精心安排,纳入教学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校利用每天课前十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还在课程表上专门排出一节经典诵读课。即每周一第一节为“经典诵读”课。一、二年级的孩子们诵读《三字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节选,在摇头晃脑间获得最纯正的文言启蒙。三、四年级的孩子们诵读论语、唐诗、小古文,他们在接受经典文化的同时,积累了语言文字的精华,提高了语文阅读的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好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校园的氛围。五年级的孩子们诵读经典诗词,古诗词的诵读,有效提升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优秀品格的形成。六年级孩子们诵读的是宋词和小古文,在诵读中很好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下了一生受用的文化底子。孩子们课前集体吟诵,声情并茂、入情入境,品读中更显诗情画意,老师也跟随着孩子们的诵读声,愉悦地走进了“诗意”的课堂。 以查促学,初显成效 此项活动由学校教导处牵头,联合各级各班语文老师认真执行。各班语文老师根据校本教材内容,让学生把必背古诗词抄记在专门发放的笔记本上,让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多读多背。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古诗文意境加上适当的动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使古诗词背诵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各班语文老师还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督促:如组长负责制、课前背诵、抽背等方式督促学生背诵,同时要求学生把所背内容背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其中。这种学校、家长共同督促的方式,促使学生把背诵古典诗词作为学习常态。 同时,学校教导处每周五组织专人对本周各班古诗词背诵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并排名公示,以此督促全校经典诵读活动落到实处。期末举行考核活动——由学校组织部分领导和语文骨干教师组成的专门考核组分批对学生一对一的背诵检查,落实“经典诵读”掌握情况,以诵读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一颗种子,激发他们对文化的向往,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基。 通过一个学期经典诵读活动的扎实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国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师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推进了素质教育和校园文明建设。在禹州市“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中,我校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现已成为学校的常态化课程,“背千古诗词、做儒雅少年”在夏都办万寿宫小学已落地生根,必将在学生的素养提升和未来人生中,写下浓墨重彩。 关于作者:罗小琴,夏都办万寿宫小学教师。 策划:王留庆 编审:郑乾元 副主编:赵建 编辑部主任:徐洪涛 本期编辑:徐洪涛 摄影:刘仁杰 校对:宋起中 弘扬传统文化,聚焦乡土文学! 如果您也感兴趣,欢迎来与我们一起写作! 喜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