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愈来愈多的医药学研究发现,一大类传统中草药正在损害国人的肝脏。长期、大剂量的服用——包括中成药和草药,均可能造成致命损害。

  

危险的何首乌

  一些肝病医生发现,中草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长期流传民间,致使中草药被滥用。一些极其严重的肝病与死亡案例,均是中草药肝病患者采信民间偏方,滥用中草药或超剂量、超疗程服用中草药所致。

  首都医科医院(该院主要收治肝病病人)肝病中心主任蔡皓东反映,她的一个公开邮箱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类邮件是:怀孕生孩子或自觉身体瘦弱,考虑服用中药调理。“这时候我就生气,有病治病去,没病别乱吃药,哪来的药物调理一说。”蔡皓东感叹。

  她近期的一个乙肝病人本来恢复得不错,突然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症状,一番询问后才发现,这位患者私下服用何首乌,期望补肝且医治白头发。“我们一听就急了,何首乌伤肝的病例已经见怪不怪。肝病患者怎么还能服用损害肝脏的中草药。”蔡皓东称,了解到病患的姐姐也在服用何首乌,他们就建议来院诊断,结果同样发现肝损伤。

  闫杰最近也接触过类似的病例。一位2年前患过药物性肝病的女病人找闫杰问诊,在询问了用药史后,闫杰并没有找出问题。直到护士长在一次聊天中偶然得知这位病患吃过何首乌,“后来我问她,为什么不说这个呢:她说,没把它(何首乌)当作药啊。”国杰颇感无奈,仔细排查完原因后,确认,病人的两次肝损害跟何首乌都相关。

  “像何首乌、土三七,民间滥用的这些药物,纯粹是没病找病。”蔡皓东无奈,何首乌在民间传言可以乌发,土三七则用来泡药酒,而这两种药物,都已经有明确的肝损伤病例。中药学专业出身的杜晓曦认为,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并非新鲜话题,但一些用药问题应归结为纯粹人为的风险。“但有的养生节目,鼓励公众每天用10克何首乌炖鸡。但何首乌是味中药,真的适合每人每天吃这么多吗?”

  解放军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曾统计,在该院药物肝损害病例数据库中,何首乌致肝损害病例数在所有中药中排第1位。

  

何首乌

凶手难寻

  在调查药物性肝病时,研究者们很难像对待化学药那样,对导致药物性肝病的中草药分类,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将致导致肝病的中草药统一归为“中草药”一类。相比之下,导致肝病的西药分得非常详细,比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甚至细致到某种具体化学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

  中药肝病难以分类有其客观原因:患者有的是服用单味中药,但更常见的是多种中药及其制剂,包括散剂、冲剂和汤剂。

  医院副主任医师徐京杭也接触过很多这类中草药肝病患者。在接受采访当日,她为一名51岁的女病人刚问诊完。为治疗腰间盘腰腿痛,这名病人长期服用中药,有五六年的服药史。结果发现了肝硬化,肝衰竭。

  “医院医生开的处方。一年中有大半年间断性服用中成药、方剂汤药(草药)。她的药方很复杂,一个方子可能有十几味,不同阶段还不一样。我们很难将肝损害的原因定位到某—中药成分。我们是做了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筛查了其他很多因素,才确定是中药所致。”

  “这是我们处理中草药肝损害最棘手的问题。”徐京杭感叹,化学药的不良反应好确定很多,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研究很透彻,说明书上很清楚,病因查找很方便,而中草药肝病则难以确定是哪味药物所致。

  

土三七

命丧药肝

  在解放军医院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的临床医生赵攀看来,普通的药物性肝损伤还难以构成严重肝病问题。真正可怕的是由服药引起的急性肝衰竭(ALF)。它的死亡率极高,赵攀称,即便患者及时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它的死亡率仍可达20%~40%。

  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尚未重视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调查:“碰上严重的药物性肝病,可能连肝移植都没来得及做就去世了。”闫杰对此深有感触。两年前,医院遇到一个20余岁的小姑娘做过肝移植。而原因,正是源于一次严重的药物性肝损害:小姑娘服用中草药乌发导致。

  年博土阶段,赵攀分析了例急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发现其中30名患者的病因是中草药,占去将近1/5的比例。这30名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无肝病吏,都是在服用中草药后出现急性肝衰竭:最终,他们无—人接受肝脏移植,18人因此丧生。

  这30人服用中草药并没有赌上性命的必要。赵攀翻阅患者的病历资料时,整理了他们服用中草药的目的:有9人是想治疗皮肤病,有6人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还有人想治疗风湿、抑郁,甚至有人只是为了减肥而服药。

  年6月,主任医师许建明首次确诊了安徽省的一位病患者。许当时追问该病人情况发现,患者服用过—味名为土三七的中草药,用它来泡酒并长期饮用。许随后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筛查病因,最终确认,其肝窦阻塞综合征是由土三七所致。

  据《凤凰周刊》文/曾鼎

常见的肝损伤中药不完全统计:

  含鞣质类:柯子、石榴皮、虎杖、五倍子

  说明:研究显示,可水解鞣质对肝脏的直接毒性较高,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央坏死、脂肪肝、肝硬化等。

  毒性植物蛋白:天花粉、苍耳子、蓖麻子

  说明:毒性蛋白具有细胞原浆毒作用,引起肝损害且严重时可使肝脏坏死。

  毒性皂苷、萜类:艾叶、黄药子、川楝子、决明子、贯众

  说明:一些药材兼具这两类毒性成分。如黄药子,过去认为主要毒性成分是薯蓣皂苷元和薯蓣毒皂元,但近年研究发现,其所含黄药子萜A、B、C均有肝脏毒性。一些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比如川楝子是典型的这类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

  多种有毒成分类:雷公藤

  说明:重要的物质组成非常复杂,某些肝脏毒性中药同时含有多种对肝脏损伤的成分。雷公藤是这类重要的典型代表。

  蒽醌类:何首乌、大黄、番泻叶、制何首乌

  说明:大黄、何首乌所含的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被认为有肝脏毒性等。学界对蒽醌类成分中药的忧虑还涉及番泻叶、虎杖、芦荟等众多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

  肝毒吡咯双烷生物碱:土三七、千里光

  说明:以千里光、土三七含量较为丰富,其急、慢性中毒可引起肝脏的肝窦阻塞综合症、肝巨红细胞症或肝纤维化。

  其他植物药:法半夏、防己、麻黄、常山。

  诸多植物类中药被报道有肝毒性,但大多数药的肝脏毒性、肝损伤原因和机制目前仍未得到明确。它们中包括:麻黄、防己、常山、法半夏、柴胡等。

  动物药:蜈蚣

  说明:如蜈蚣含有毒性动物蛋白,可对肝脏造成损伤。鱼胆等误服后也引起肝脏损害。

  矿物药:雄黄

  说明:矿物药包括雄黄、砒石等,其毒性可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心坏死。此外,含坤或含铅矿物药也可在体内蓄积重金属,致使肝脏损伤。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过的中药肝损害事件:

  年11月壮骨关节丸与肝损害

  年4月警惕克银丸引起的肝损害和剥脱性皮炎

  年9月警惕白蚀丸引起的肝损害

  年10月   年5月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