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最近气温骤降,

天气变得很冷,

禹州年的初雪也已经来了~

看看现在,我们的保暖方式

都是暖气、空调、电暖宝

……

你心里是不是很温暖、很惬意呢?

那么在我们小的时候

这些东西还都没有普及的时候

禹州人是咋过冬的呢?

↓↓↓

取暖神器1煤球炉

以前都是老式的煤球炉,外面是一层铁皮,里面有内胆,燃料是煤球,跟马蜂窝一样满身是眼儿的煤球。冬天的时候可以偎在炉子周围取暖,没事还能烤烤馒头片。

记得小时候病毒性感冒猖獗,炉子上经常烧醋,满屋子都是那种难以形容的味道......

延伸

有时候不用蜂窝煤,就用煤块。每年秋凉时,家家户户都会纷纷动手,在房前屋后的空地打煤块,待晾干后一起跺起来,取暖生火时每次取出砸成小煤块来烧。

2盐水瓶

在家中总可以找到这样的几个盐水瓶,倒入用炉子烧开的水,放在被子里或者用层布裹着拿在怀里,暖暖的。虽然一般的玻璃瓶也能用来暖手,但似乎盐水瓶的弧度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捧着特别顺手!

延伸

小编记得小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冬天经常感冒就去诊所打针顺便要两个玻璃瓶,刷洗干净,然后扔到被窝里,特别暖和。它的导热性快,烫的时候都不敢离它太近。但唯一不好的就是,稍不注意就会裂。

3暖水袋

咱禹州的朋友记忆里,是不是永远有这样一款热水袋呢?红色的绿色的最为常见,虽然灌满水之后会有浓浓的橡胶味,但它是比较安全的一种。

4棉花袄、棉花被

妈妈都是心灵手巧的好妈妈,一到冬天就会给孩子做棉袄、织毛衣,妈妈做的棉袄虽然看起来笨笨的,但是真心的暖和!妈妈织的毛衣又厚又暖和,上面还有很多花纹。现在会这个的就越来越少了。

自己家棉花弹的棉被,特别实在,盖上一点儿风都不透,家家户户都有这种花色儿的被子吧!

5棉靴

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去赶集,买鞋底子,买布,回来之后,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棉鞋。有的就是妈妈直接纳鞋底,纯手工的棉鞋,女孩穿的就是花色条绒的,男孩的就是黑色条绒的,过年时穿着新做的棉鞋,别提有多开心了。

取暖游戏1跳大绳

这是一个必须很多人参与的游戏,两头摇绳子的人还得有很大的臂力,要不然一会儿就酸得不得了,还记得当年可以接过多少个么?

2丢沙包

丢沙包是用碎布及针线缝成、用细沙塞满的沙包用来作武器“投杀”对方。当年的我们玩丢沙包的时候,都跟野孩子似得,每次都是满头大汗。

3斗鸡

一只腿站立,一条腿弯曲抱起,用膝盖撞击直到对方倒下或者松手,斗出一身汗,自然就暖和了呀!

4拱麦秸跺

儿时的农村,晾麦场里有很多用麦秸杆堆起来的麦秸跺。一到冬天,小伙伴们不仅可以在麦秸跺上跳上跳下、翻跟头,还可以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小编到现在都还记得,有一次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竟然在麦秸跺里睡着了!

5烤红薯

没有比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更适合冬天了。边走边吃,还能暖手,围在炉子边烤、等也都是一种幸福!

以前,

咱禹州人还是这样过冬的...

储大白菜

提起过去咱禹州人购买冬储大白菜的热闹场面,许多年轻人可能是没有记忆的。

冬储大白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新买的大白菜一般要先放在朝阳的地方晾几天,然后再整齐地码放在地窖里面,够一个冬天吃了。

窗户上的冰花

寒冷的冬天,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每天出现在阳台玻璃窗上的冰花,很好看……

小孩子最喜欢趴在窗户边,哈着气用手在玻璃上“作画”。清晨,绚丽的冰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万花筒一般,美丽无比。

军大衣

没有暖气的时代,就只能靠多穿点了喽。当年军大衣,那也是标配啊。

冬天穿军大衣既保暖,又令人陡生一种英武之气,时过境迁,这些几乎所有家庭必备的行头,已成为农民工的工作服,偶尔会有前卫者,冬天穿着军大衣出场,让人惊叹时光的变幻。

老军用棉帽

戴上它,就再也不怕冻耳朵啦~

这又叫雷锋帽,是部队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把帽帮子向下一拉,就把耳朵、脖子都护住了,外面的冷风吹不进,里面的热量散不掉,浑身都感到热烘烘的。

大棉手套

一双棉手套,却能遮挡住咬手的风!

这种大棉手套不戴的时候绳子跨在脖子上,超方便携带。每逢严冬来临,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双用粗布做成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棉手套。

爆米花

“嘭”一声巨响”,香喷喷的爆米花就出炉啦!

这是寒冷的冬天很受欢迎的零食,看着师傅把白花花的米倒进罐子,然后捂着耳朵,一声巨响后一股热浪从锅里冲出,胖乎乎香喷喷的爆米花就直冲进那个长长的布袋里。

晒太阳

这种取暖方式盛行于老年人之间,天气好的时候,端个板凳,寻村口阳光充足之地,喊几个老伙计,下下象棋。取暖效果嘛~就是蹲时间长了腿会麻。

挤暖暖

说起这一项取暖方式,现在的城市娃可能不明白,但像小编这样的农村娃们肯定会觉得熟悉。小孩子下课后,找一堵墙,或者墙角,一个挤一个,挤得猛了,有同学被挤出来,嬉笑着再跑到后面排上,继续挤。十分钟,保证浑身上下都热起来。

那一幕幕模糊的画面

很简单,却也充满乐趣,充满生气

那些年的冬天

很冷却也很暖

如今,这些你可曾都记得?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禹州市人社局官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