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带,在东经°03′-°39′和北纬33°59′-34°24′之间。总面积平方公里。东接许昌、长葛,北靠新郑、新密,西北邻登封,西及南部连汝州、郏县、襄县,辖颍川、夏都、韩城、钧台4个建制街道;神垕、方山、顺店、无梁、鸿畅等18个镇;苌庄、小吕、磨街、山货4个乡,人口万(年)。

禹州交通便利,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西邻焦枝铁路,南有平禹准轨铁路,禹登铁路贯穿西北部,禹亳准轨铁路实现了禹州与京广、京九、京沪、焦枝铁路大动脉的直接连通,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郑万高铁在禹州设站。S、S两条省道与郑州—尧山、永城—登封两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贯穿全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禹州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富藏煤炭、石灰石、铝矾土、陶土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16.4亿吨,远景储量90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市和商品煤生产基地之一,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成长类资源型城市。水泥灰岩储量45.91亿吨;铝矾土矿蕴藏量约2亿吨;陶瓷土主要分布于神垕、浅井、扒村、方山、文殊、磨街、鸿畅一带,储量约10亿吨。电力能源充足,火电装机容量达万千瓦;水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水库35座,总库容3.72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为禹州分配水量万立方米;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途径禹州,燃气供应充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沛的能源为禹州发展陶瓷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与汝、官、哥、定诸窑齐名。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四十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年,禹州市神垕镇等地被国家批准为钧瓷原产地,受到保护。钧窑瓷器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艳丽绝伦,尤以多种窑变为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釉色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色彩纷呈,争奇斗艳。古人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的多样和窑变的微妙之美。

改革开放以来,禹州大力发展陶瓷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神垕镇为代表的钧瓷,炻瓷和日用高白瓷产业群,以梁北镇为代表的卫生瓷产业群,以鸿畅镇为代表的园林古建筑瓷产业群,并强力推进钧瓷产业集群项目。年,禹州市钧陶瓷企业达到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7家,同比增长12.5%,年产量突破10亿件,年销售产值达到60.2亿元,实现利税7.7亿元,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其中,钧瓷企业有家,年产量万件,年产值7.86亿元,年实现利税1.3亿元;炻瓷54家,产量4.18亿件,产值14.3亿元;日用高白瓷家,产量亿件,产值8.5亿元;建筑卫生瓷26家,产量1.9亿件,产值8.4亿元;高低压电瓷10家,产量万件,产值6.9亿元;园林瓷86家,产量万件,产值4.7亿元;耐火材料83家,产值4.7亿元。其它瓷种家,万件,产值6.3亿元。出口总额达1.1亿美元,全市陶瓷货运吞吐量年达3.8万吨。

年3月,禹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年钧陶瓷产业提升工作目标及措施》。以筹建陶瓷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创建国家级出口陶瓷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扩大陶瓷企业自主经营权,逐步畅通陶瓷产品出口渠道,不断促使陶瓷产品质量提升;以着力打造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助推陶瓷特色产业成为禹州市支柱产业等措施实现年,全市规模以上陶瓷企业达到家,年销售收入亿元、利税17.6亿元,年增长率不低于11%;新增钧陶瓷出口备案手续齐全企业10家、自主经营独立出口陶瓷企业5家以上,陶瓷年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的目标。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白殿危害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