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7-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百度百科:忘本——本:原本。

本义:忘记了事物原始的本来特征。

释义:忘掉自己本来的境况或事物的本源;不知恩图报。

“你是哪儿人啊?”

老张:“禹州无梁镇的!”

“好奇怪的名字,为啥叫无梁镇?”

老张:“这个,这个。。。”

“你看看,老家的历史都忘完了吧?”

      

古城镇

现在的古城原名为司马古城,是在三国时期,魏武帝都许,令司马懿屯兵于此,因此命名的。又因古城内有一座显庆寺,建于唐代,较有盛名后又改为古城寺。

PS:怪不得老辈人都说自己是古城寺人,年轻人都说自己是古城人。哈哈,年轻人,是你们忘记历史啦!

      

无梁镇

无梁镇之所以得名,源于当地的一座无梁庙。这座庙里的主建筑没有用一根木梁。据说当年钧州遭遇灾害,农民收成不好,却还要缴纳皇粮,苦不堪言。天官马文升便让当地人建造一座无梁庙,并劝服皇帝到此察看,问之感受,皇帝道:“此处无梁,“梁”与“粮”是谐音。马文升就这样巧妙的让皇上明白当时百姓的疾苦,希望能免收皇粮。此庙也就因此叫无梁庙。

PS:不知道无梁镇人在功成名就之后,是否还能想着为家乡做些什么?

      

鸠山镇

因镇有鸠山,年因治理荒山而闻名全国,故取名为鸠山镇。在50年代,鸠山大学(“鸠山红专大学”)闻名全国,康生为其名称提字!胡耀邦也曾来此视察。

PS:听说当年鸠山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每亩产地瓜万斤,种不出这么多的产量的学生不能毕业。

      

浅井镇

话说当年,马文升在送闺女回婆家(夏庄夏小钱家)时,送行的队伍从夏庄直排到禹州城。夏家一看来了这么多人,十急八慌地跑出来应酬。由于人太多,喝的井水都供不应求,马文升看到井很深,绞着很耽误时间,就自言自语的说:“井要是浅点儿就好了!”说完,井水居然慢慢地往上升,一直升到就是用钩担拔水也能够着时,才停住了。这眼井也就索性被叫作“浅井”。后“浅井镇”也因这浅井而命名。

PS:马文升真是禹州的福星,这浅井镇和无梁镇的命名都和他有渊源。

(据说就是这样的一口井)

      

花石镇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关东陵关,就在花石镇,这第一关即是斩孔秀,只见两马相交,仅一个回合,关羽手起刀落,孔秀便尸横马下。花石镇带来的好运气,第一关便来个开门红,难怪接下来几关这么顺利呢。不过,此地因为关云长的英雄气概而声名远播,千年不衰!

PS:花石镇的百姓你们身上还有和关云长一样的义、忠、勇、智、傲吗?

          

郭连镇

因为其一村中有濂河贯穿而过,始名为郭濂。清道光年间因为筑寨,将濂河引入寨壕,后河道淤塞,河水干涸,村名就演变为郭连。此外,该镇还有三国时期曹操谋士郭嘉的故里。关于郭嘉(三国第一谋士),有这样的说法:郭嘉不死,徐庶,诸葛亮,庞统三师兄弟不敢出山。

PS:像郭嘉这样千年不遇的鬼才,如果被忘记实属不该!

      

苌庄乡

苌庄乡因孔子的老师周大夫苌弘的出生地而得名。(孔子拜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见于《师说》《史记·孔子世家》等史籍)

PS:受孔子老师的熏陶,苌庄乡的人们是不是也很博学多才呢?

      

神垕镇

“垕”取皇天后土之意,意为神灵保佑之地。山下之村也就命名为神垕。神垕镇,钧瓷很有名大家都知道,就不再说了!

PS:我有一个小疑问,古人说“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我在神垕捡了两片钧瓷,不知道能不能在郑州买套小户型呢?

          

方岗镇

据传,明朝燕王篡位,方孝孺(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明朝大臣、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被称为“正学先生”)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余人全部遇害,遭灭十族之祸,其后人逃此定居,在岗上建村,取名方家岗,后简称方岗。

PS:方岗镇,为英雄方孝孺后人提供庇护场所,方岗镇后人岂有忘记之理?

      

张得镇

禹州张得镇所在地张得街,据说是因张良的父亲张得在此开饭店而得名。关于张得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纸娘生张良。相传,一老人黄石公,经常在张得饭店吃饭,每次都赊账,张得从没有埋怨过一句,后来老人为感恩他,就送他了一幅女子画像,奇怪的是,有一天张得回家看到一女子正在自己家中做饭,一看画像,便发现就是画中女子,女子没能及时回到画里,便再也不能回去,于是就和张得结成了夫妻,后育有一子,取名张良。

PS:明天我也要回老家开饭店,黄石公老人会不会来呢,我等的真是望眼欲穿啊!

    

再来说一个你们“忘本”的证据,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的禹州,像夏邑、“历”(“栎”)、康、阳翟、钧州都是禹州曾经叫过的名字,请问这些你们知道吗?

吓到大家,小编很抱歉哈!

其实禹州人一直没有忘本!都说“百善孝为先”,在年,平木虎岁、张新妞岁(禹州市范坡乡),已经三次蝉联十大百岁夫妻榜首。这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嘛!

看完之后大家是不是很好奇

小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因为我们老大是禹州人,而且是古城寺人!

禹州老乡,如果来郑州吃饭

可以拨打下面电话,24小时开通哈!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