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95.html 7月12日许昌日报截图 经济与生态比翼齐飞 ——看禹州市何以实现“绿色发展” 记者徐民府胡晨通讯员闫占强 翻开禹州市的“经济账簿”,你会发现:装备制造、中医药两大接续主导产业挑起大梁,钧陶瓷、发制品、食品、铸造四大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曾经“一枝独秀”的煤炭经济已被“百花齐放”的经济结构所取代。 数据就是有力证明:今年一季度,禹州市生产总值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7.2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 这一组数据说明,禹州正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经济和环境相互推动、同步推进的绿色发展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书写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崭新篇章。 痛定思痛,谋跨越转型路径 在这个有“中华第一都”美誉的城市,曾几何时,一枝独秀的煤炭经济,让“邻居”羡慕不已。然而,资源经济给禹州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 除了环境欠账,禹州还面临着传统产业提升慢、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稳增长保态势的压力依然很大,大气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任重道远等问题。 问题不容忽视,但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在重大改革步入深化攻坚期、新旧动能转化进入接续关键期、政策红利进入密集释放期的历史新阶段,如何摆脱资源型经济的羁绊、补齐发展短板?成了摆在禹州市党员干部面前的深刻命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禹州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在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比翼齐飞。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对禹州来说,亦是如此,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禹州市委书记王宏武看来,绿水青山没了,何谈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就是经济优势,二者浑然一体、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坚定步伐的背后,是禹州市产业发展的崭新格局:坚持以增量调结构、以存量促转型、以减量提质量、持续深入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可喜态势: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加快林业生态和水利建设…… 转型升级,聚工业发展动能 产业发展方向不仅关系着城市的未来和形象,还影响着百姓生活的环境和质量。 为彻底改变“一黑一灰”产业结构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禹州市认真落实国家“去降补”政策,把改革的“利剑”指向资源行业,先后关闭过剩产能煤矿19处,淘汰小铸造企业家,9家石料加工企业实现密闭化运行。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在引进项目中,禹州市摒弃过去“剜到篮子就是菜”的思想,瞄准国际国内强企业招大引优,不断深化与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资本的战略合作,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几何型”倍增。药王制药公司与北京弘神集团实现重组合作,新上投资30亿元的润弘本草健康产业园项目;依托中医药传统优势,引入森源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药材种植、成药生产、观光旅游全链条项目。 另外,该市还紧盯国家“供给侧”改革动态,主动与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型煤业集团深度对接,依托本地优势企业和优质项目,谋求战略重组,已基本促成统一电器、天源集团等3家企业4个项目与平煤神马集团合作,通过股权转让、占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努力把主导产业“蛋糕”做大做好。 科技的力量如同一个神奇的杠杆,撬动先进资源向“高、精、尖”项目和技术倾斜,推动传统产业加速攀向“高端”。基于这样的认识,禹州市始终坚持引智与引资、引人才与引项目相结合,大力实施主导产业提升计划,着力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让各类人才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力军。天源集团通过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志东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梁剑平博士,依靠其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投资12亿元建设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随着青蒿素由治疗疟疾向治疗红斑狼疮延伸、由人体使用向动物体使用延伸,生物药品将大步挺进国际市场,成为禹州医药健康产业的新标杆。 产业发展的另一动力源——企业技术改造也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稳步推进。禹州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灵魂,坚持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发展方向,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 统一电器与广州大学合作研发非标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目前已投入生产,产品由标准化的一般性冰箱、陈列柜转向非标准化、个性化的“私人定制”,跻身全国移动冷链装备制造行业前列;华洋发动机与重庆大学工学院合作研发微型汽车发动机制造项目,达国内一流水平,填补了微型车发动机总成和核心配件在中原地区的空白……融入技改“基因”的产业,逐步焕发出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为了盘活企业存量、要素存量,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该市还开展了“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和传统特色产业提升活动。仅年,该市就实现“个转企”家、“小升规”家,4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家企业登陆新三板。 一项项产业升级举措,让我们聆听到禹州奋进的足音,感受到当地转型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两大接续主导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2.6%,成为禹州第一大产业。 改善生态,强长远发展支撑 暑假来临,各个景区的游客一下子多了起来,禹州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也不例外。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含煤地层剖面、古植物化石,让孩子对地理知识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专程从漯河带孩子来此参观的苏美丽连称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将坑坑洼洼的采矿区变成地质公园,既是禹州市因地制宜,修复资源经济创伤的有益探索,也是依托自身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的一个缩影。 第三产业被喻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其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结合禹州历史文化悠久、区域特色鲜明等特点,该市将实施特色小城镇建设三年滚动发展行动计划,加快神垕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强力推进神垕古镇保护开发,确保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取中原药都健康小镇纳入国家盘子,着力推动鸠山慢生活小镇、无梁神秘具茨小镇、顺店刺绣小镇争创省级特色小镇,并争取1—2个镇被住建部命名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同时,精心培育浅井镇扒村、苌庄乡玩花台等一批小微型特色小镇,高标准建设已获批的张得镇张西村、浅井镇浅井村、浅井镇扒村、花石镇白北村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32个省级传统村落。 通过实施“全景禹州、全域旅游”战略,使美丽乡村能看、能吃、能住、能玩。为此,禹州市共吸引民间资本4亿多元,启动了对鸠山汪家大院、神垕古镇、张良洞等遗迹的修缮,发展“农家乐”88家,直接从业人员余人,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农家乐”经营多人。截至目前,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榜中,禹州有7家金牌农家乐、1家模范户和5名致富带头人成功登榜,有10个村被省旅游局评为“河南省特色旅游村”。 发展文化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更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必由之路。自年起,禹州市深入开展以“三边三化、四区四化、三治一提”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市个行政村(居委会)实现洁化全覆盖,打造人居环境先进村个、美丽乡村个、美丽乡村群19个。其中,磨街乡大涧村、孙庄村入围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8个项目14个村被列为河南省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三林网一基地一花海”工程顺利推进,完成营造林9.95万亩、环绕城区的花海余亩;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天,比上年增加63天,PM2.5日均浓度值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城乡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水源和颍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 随着产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天蓝、水绿、景美的环境成为禹州的比较优势,群众的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随之增强。到年年底,禹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7.9∶64.4∶27.7调整为5.3∶57.3∶37.4。 如今,转型之路上的禹州已成为新的聚焦点,释放出新的吸引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比翼齐飞,未来的禹州大地必将奏出更加和谐的发展乐章! 来源:精彩禹州许昌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