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作者:楚占强) 陈老师是我二姑夫,汝州市大峪乡下焦村人氏。下焦村地处禹汝交界磨盘山西麓,这里属伏牛山余脉,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听父辈说当年二姑嫁过去时,有点嫌那里荒凉偏僻,但见二姑夫模样周正,勤劳能干,就铁了心跟他过日子。 二姑夫除了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外,他的正经工作是在村小学教书。偏僻闭塞的大山里人口稀少又居住分散。绵延五六公里的下焦村,相对聚中的住户不多,常常是这个山窝里住两家,那个山窝里住一家,住房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这里以瓦房为主,山墙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石块垒就,加上随处可见的石板小路,典型的豫西山区传统古村落。小村周围古树竹林,为这里增添了几分浓厚的田园气息。 下焦小学坐落在村子西南部,七间简单的砖瓦房一字排开,前面一个小型操场,操场中间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操场旁边建有食堂和公厕。学校里学生只有三十多个,一个年级大概六七个,四个老师分担着全校的教课,生活,卫生等事物。陈老师就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简陋的学校里教书,整天与讲台为伴,当上了孩子王。 在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偏远学校里,许多学生因家里离学校远,道路崎岖难走,来回不方便,中午就在学校食堂就餐。陈老师还要帮孩子们盛饭,洗碗,一起有说有笑。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老师倒也觉得蛮有意思,不知不觉中,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陈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右侧第二个是陈老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一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很低的,陈老师单靠这些微薄的收入,根本解决不了沉重的家庭负担。他有三个男孩,还有年迈多病的老母,为了养家糊口,就把目标转移到种粮食上,山里土少地薄,为了增加产量,他就开了许多荒地,打出的五谷杂粮除吃饭外,另外再卖一部分,换成钱来补贴家里生活开支。 曾经有一个机会,让陈老师差点放弃了教书生涯。 那一年夏天,新当选的村支书和陈老师私下交情不错,中午跑到学校里,和陈老师商量,想让他进村里当会计,给他做助手,把教书工作辞掉。陈老师说:“这不是小事,等我回家里和老伴合计一下再回复你。”晚上和我二姑一说,二姑也动了心:“在咱山区当个村干部也体面,待遇还可以,比整天呆在学校里好些,你也不用天天往学校里翻山越岭了。”陈老师听后沉默不语。 第二天陈老师去学校后,当听到上课时悠扬的钟声,当站在讲台上看到那一双双透彻明亮的眼睛,他喉咙里一阵难受,泪水夺眶而出……他舍不得这个熟悉的校园,舍不得这群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啊!“不行,当什么村干部,再苦再难,也要把书教下去!”站在学校操场的大槐树下面,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默默下定了决心。 时光如梭,一晃又是二十多年过去,陈老师还在小学里教书,还当上了校长,学校的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他也到了两鬓斑白的年龄。后来,党的教育政策落实下来,陈老师进修学习了两年,又转为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比以前好多了,且发放准时,他的眉头舒展了不少,更加坚信自己走对了路,为了孩子们,多年的辛苦值得! 呕心沥血为教育,且看天下满桃李。前年秋天,硕果飘香的季节。从教育战线上奋斗了近四十载,已到花甲之年的陈老师光荣退休了。退休后,他的业余生活也很充实,抽空去田里劳动,带孙子孙女玩耍,读书,看报,看电视,和乡亲们聊天。他还写一副漂亮的毛笔字,乡亲们谁家办喜事写个对联,写个礼单的都请他帮忙,他也是欣然前往。如今,饱经风雨的陈老师,终于等来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祝愿您健康长寿,天天开心! (陈老师的家) 关于作者:楚占强,生于年,禹州市鸠山镇楚黄庄村人,农民工一个,性格乐观向上,爱好文学,音乐,郊游,用于修身养性,愿结识有共同爱好的文友。 策划:王留庆 编审:郑乾元陈高磊本期编辑:徐洪涛 摄影:刘仁杰校对:赵建徐洪涛宋起中苏庆端 弘扬传统文化,聚焦乡土文学! 如果您也感兴趣,欢迎来与我们一起写作! 喜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