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news.gdssnews.com/news/redianxinwen/1134.html

“你女儿在我们手里,你要是不想你女儿被撕票的话,就找我们说的做......”。4月2日下午,正在单位上班的禹州市方方女士(化名)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女儿丽丽(化名)手机打来的电话。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方方女士一下子懵了:“你们把我女儿怎么样了?”

“妈妈,救救我!”电话那端传来一个女孩子哭泣求救的声音。

“听到了吗?告诉我在哪个银行办理的有银行卡,卡号是多少?不许报警,否则后果你自己想......”不等方方女士反应过来,对方就继续恶狠狠的说道。

方方女士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在与“绑匪”的周旋中脑子逐渐清醒:要想救女儿,还得报警!

芳芳女士果断挂断电话,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由于案情重大,指挥中心一边向领导汇报,一边指令刑侦四中队迅速与报警人方方女士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情况。

这边报完警的方方女士拿起电话拨打女儿丽丽的电话,但女儿的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怎么也拨打不进去。

“难道女儿真的出了问题?明明自己离家外出的时候女儿呆在家里的。”惊魂未定的方方女士不得已拨通了在家里的父母的“妈,丽丽在哪儿?”

“丽丽在家啊!怎么了?”

“真的在家吗?丽丽没受伤吧?”

“丽丽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咋会受伤呢?你是怎么了?”电话那段,父母语气里带着疑问和责备。

“哦,那就好。没事,我马上到家。”

不放心的方方女士再次拨打女儿的电话,这次打通了:“妈,我在家好好的,我爷爷奶奶说刚才你问我出什么事了没有。咋了?”

确认女儿丽丽在家好好的,方方女士长出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衣服都浸透了。

方方女士这才一边往家赶,一边又拨通了报警电话,告诉民警:只是一场虚惊。

然而,民警调查后发现,这并不是一起“乌龙”事件,这起事件后面隐藏着骗子们一场精心的骗局。

犯罪分子利用家长担心子女安危的急切心理,要求家长交纳所谓“赎金”,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诈骗分子的“套路”,识破他们的诈骗伎俩。

01

利用改号软件伪装“子女”号码

当事人接到电话时,号码显示通常为其子女的真实电话。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伪装后的电话号码没有任何前缀,显示的是普通手机号码,具有极高的迷惑性。据这次差点被骗的方方女士说,她接到的“绑匪”打给她的电话时,虽然显示的是女儿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前面多了四个前缀。

02

冒充绑匪索要赎金

电话接通过后,对方声称已绑架当事人子女,并向事主索要巨额赎金。有的通话过程中,还会伴有孩子的求救语音,令家长紧张不已!

03

进一步威胁当事人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针对不同当事人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手法进一步实施诈骗。一方面,当当事人已经放松警惕,对自己深信不疑时,会多次强调不许当事人挂断电话,不给当事人求证的机会,妄图“一气呵成”,同时避免被公安机关监测预警。另一方面,当当事人持怀疑态度,挂断电话,向子女求证时,会发现其子女电话长期处于占线,已经“失联”,从而信以为真。

警方提示

1、大家平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随意在网络和生活中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2、遇有此类诈骗,千万不要被骗子牵着鼻子走,一定要立即向亲属求证是否安全,如果暂时联系不上亲属也不要着急,多打几遍电话,或向公安机关求助,不要相信骗子不准报警的说辞。

3、如果遇有亲属通过短信、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