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今天,10月1日 是我们伟大祖国68岁生日 两天前,大美禹州在千年古镇神垕 成功举办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 许昌日报推16版专题报道 重磅推介大美禹州、古镇神垕 值祖国六十八华诞之际 钧瓷网将禹州作家李清源写的卷首语重录于后,以飨读者 一个城市的荣光 “汝颍之地是何地,山川盘郁钟灵气。钧台一飨几千年,不与沧桑同变易。” 康熙五十五年,孙奇逢后人孙用正来禹出任学正,有感于禹州多士,遂赋诗如此。自古论人称士,多泛引地理山水,认为人才都是山川孕育,造化所钟,所谓“崧岳降神,生甫与申”。孙用正也不例外,面对禹州历史上繁如星辰的奇才伟士,首先就想到了地理环境。禹州环山带水,枕箕漱颍,膏野百里,足资生息,诚然是农耕时代立国上选之区。有如斯地,有如斯人,千古以下,禹州英才如丽天之星宿,过江之群鲫。所以孙用正浩叹:“由来地杰作人灵,汉唐接踵产奇英。道德文章与经济,后劲应须重有明。” 山水养育了人才,而人才增色了山水。禹州山不饶于太行,水不丰于淮泗,土不厚于晋冀,天不高于秦陇,然而讲中国历史以及东方冠带文明,却无论如何绕不过禹州。这不仅仅因为此地是夏禹故国,而夏禹的子孙,又在此建立起第一个朝代,从而使“家国”的概念深入人心。更因为上古经世之才多出我禹,是中国冠带文明的核心力量。百代皆用秦制度,而秦朝奉行的,是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思想。中国两千多年皇权政治,实质上走的是韩非路线。秦汉之间的张良,运筹帷幄,英华绝代,以一介书生,而对暴政发出第一击。此智此勇,成为后世士人修齐向慕之典范。吕不韦之因时而动,大贾谋国,以其无与伦比的智慧,书写了战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他主持编著的《吕氏春秋》,也成为中国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极。 两汉时代,时为颍川的禹州更是群星辉耀。西汉晁错以“智囊”禀政,东汉司马徽以知人著称,是禹州两汉人物之杰出代表。终两汉之世,颍川讲学之风盛行。郭躬教授法律,门徒常以百千数,中国之古典法制思想至此臻于成熟。张兴讲授《易经》,“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不但本土宗师据地讲学,不少外地大家如李膺、宋均等,也多来此客授。天下士人负笈来学者如万川朝海,连绵不绝。颍川四长钟皓、荀淑、韩韶、陈寔,弟子遍布四海,陈寔去世后,“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 文教之昌兴,使得颍川人才辈出,从政治、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影响乃至左右着整个国家。东汉末曹操幕下前后两任核心谋士戏志才与郭嘉,无非颍川人氏,其余钟氏、荀氏及陈氏诸家族,亦在曹魏政权内举足重轻。所以曹操有“汝颍多奇士”之感叹。两汉以下,各类人才亦如波继浪涌,吴道子之画,褚遂良之书,燕肃之发明,马文升之功烈,各在其领域大放光彩,将中国文明拓向更广,推向更高。 禹州产生过如此众多的英才伟士,书写了中国历史的显著章节,因此,即便是乡野村氓之辈、引车卖浆者流,说起禹州,都能讲出一段掌故,历数若干美谈。禹州虽无崇关之险、山泽之富,而能名闻四方,首在于人才之茂盛。一城一地之伟大,不在于他曾经征收起多少赋税,建造过多少楼阁,而在于他造就了多少人才,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历史上那些辉耀星空的英才,是禹州永远的荣光。 文明发展的目的是让人们活得更好,人类进步的标志则是每个人都活得更有尊严。科学发明帮助人类脱离原始蒙昧,在改造自然中获取丰富物质,并在智能进化的道路上步伐更快。文化创造则使人脱离动物兽性,建立起文明准则,并指引人类未来的道路与方向。物质文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有质量,但衡量一城一地文明与否更重要的标志,则是此地的人是否在这个社会秩序下生活得更有尊严。 两汉时的禹州,便是这样的乐土。赵广汉、韩延寿、黄霸相继为颍川太守,抑豪强,惩诸恶,收孤寡,补贫穷,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又复举贤兴学,教民以礼让。颍川民风为之一变,世称淳美。流亡者相率而返,归者相望于道。政治的修明与文化的进步,所带来的,必然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当时的颍川,日出杲杲,明月朗照,桑麻连陌,商贾塞途,刑晏政清,民风和熙,被推为汉代首郡。非但关内关外,江南江北,纵使僻处胡沙帐下,西域逆旅,繁庶的颍川是天下人共同的景往。 一城一地之伟大,不在于路修得有多宽,楼盖得有多高,有多少绿地和公共建筑,而在于这个地方是否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景慕;本地人是否安居乐业,外地人是否争相来归。刑政清明,则民众权益可得保障;文化进步,则民众素质可望提高;经济繁荣,则民众生活可保富足。这样的民众必然自信而有尊严。韩、黄治下的颍川,是中国古代政治教化之典范。所谓“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政治开明、文化进步、经济繁荣、人民自信的颍川,是禹州永远的荣光。 拥有光辉历史是一种幸运,也是一个包袱。前人筑造起一座高山,后人要做的,是仰望膜拜沾光自重,还是激励奋发,再塑一座更高的山峰?当希腊人喋喋不休地歌颂他们祖先在城邦时代的辉煌时,世人几乎已经遗忘了他们在爱琴海一隅的存在。而两千年前的禹州人,却背负着先祖夏禹的功业,又创造出了一个光芒万丈的辉煌。面对外邦人士时,他们只消说:“我是颍川人”,便可获得足够的艳羡与尊重,而不必再引述历史,告诉别人他们那里是夏禹故国,然后谋求一点祖先余荫的荣耀。 因此,一城一地之伟大,不仅在于历史有多厚重,曾经有多光辉,更在于不借重前人,通过现世之努力,去创造属于本时代的辉煌。历史上那些昂扬卓砾的前贤,是禹州永远的荣光,也是我们后人百代不易的榜样!正如孙用正《钧阳八士诗》中所言: “断碣摩挲心似醉,愿言后辈休前辈。高躅步趋应有人,此碣千年常不坠!” 大美禹州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李清源简介 河南禹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发表于《当代》《十月》《青年文学》《山花》《散文》《北京文学》等杂志,大量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好小说》及诸多报刊选载,入选多种年度权威选本。其中篇小说集《走失的卡诺》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其本人曾获当代小说拉力赛年度中短篇小说总冠军、第二届杜甫文学奖、蔡文姬文学奖。 刚刚,最惊艳的钧瓷节神垕开幕!没到现场的你,能看到华美开幕式! 神垕夜景美爆朋友圈,你可知道年的神垕夜景? 神垕二十咏!据说,神垕风物亮点全都有了! 民族文化之幸!龙永图在钓鱼台国宾馆向世界推介钧瓷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钧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