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古老的禹州处处生机勃发。顺店镇下毋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棚里,村民们正在采摘羊肚菌,忙活得热火朝天。 禹州市绿之茵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毋校辉原本家庭贫困,大学毕业后决定回家乡下毋村创业,在村两委和市文广旅局帮扶干部帮助下,短短两年时间,便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发展羊肚菌种植实现脱贫致富。 “现在我已经种了50多亩余个大棚,只销售菌种就达到了亩,带动了俺村一百多名群众就业创业。”毋校辉说起这些,倍感自豪。目前,该村依托毋校辉的种植公司,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禹州市越来越多的群众如下毋村村民一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项政策的有力扶持和产业带头人的带领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美好的生活。 今年以来,禹州市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大任务”,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没有想到,脱贫任务完成后,帮扶政策还能执行,帮扶资金还是一分不少!”在磨街乡刘门村,党支部书记李海亮兴奋地说。 巩固脱贫成果,政策衔接是关键。禹州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持续加压,坚守“脱贫不返贫”底线,坚持工作体系、工作要求、帮扶对象“三个不变”,做好有效衔接。我市进一步完善工作例会、现场观摩、调研督导等推进机制,做到组织架构不变、工作标准不降、推进力度不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53个脱贫村,对基础设施、脱贫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同时,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