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nk/mip_4639953.html 许昌是以许由的名字命名的小城市,距今有多年历史。许由是尧帝的老师,尧帝也觉得许由很有才,就想把帝位禅让给他。结果,许由不吃这一套,直接归隐到禹州箕山修炼去了。许由自命清高,拒绝做官,成就一段佳话。许由的名字却永远地和这片土地联系了起来。 许昌开始称许县、许州。后来,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建立曹魏,开始把许州改为许昌,寓意曹魏大业永远昌盛。 几千年来,科技发展受限,封建时代并没有留下多少影像。我们只有通过想象,靠考古判断推测,各个朝代许昌的模样。 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吃了败仗。光绪帝恨得咬牙切齿,开始实业救国。国内开始遍地开花,到处筑路。许昌是京汉铁路上的重镇,自然不会甘于落后。许昌站于年开建,年4月1日开通运行。 年5月11日,时隔3年有一位美国小伙,是美国记者。来到中国到处游荡,这一天,他来到许昌,在许昌火车站拍下了快门,记录了当时的许昌车站珍贵影像。 当时郑州还叫郑县,名气真不如许昌。许昌属于一级站。许昌所在的铁路,当初叫卢汉铁路,袁世凯当政时,改叫京汉铁路。它于年5月动工兴建,年12月建成通车,通车时郑州黄河大桥还没有建成,只能先通行黄河南到武汉段。 当日十点,美国小伙罗林下了火车,向许昌出站走来。许昌出口横七竖八地停放了很多骡马拉货的板车。这些板车木轮构造,看着笨重却又敦实。附近衣衫褴褛的大辫子男人或蹲或站,他们眼窝深陷,死死地盯着出站的乘客。 那时,如果谁家能有辆马车、驴车,就算是富户了。最起码也像现在的奔驰、宝马。他们用其挣钱养家,这就是资产。一无所有的穷人,只有出苦力,单价很低。再者,就是给地主或资本家当长工,永远处于劣势地位。 大清国正处于内外交困,从历史上看,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夜。各国列强虎视眈眈,随时都想讹诈;中日战争刚结束不久,日本大肆在我国开疆拓土。美国就酸了,也开始蠢蠢欲动,之所以美国人能来到许昌车站,原因就在这里。当年,大清国到处借债,为平复民愤,赎回京汉铁路所有权。 国家如此,老百姓更不必说,饥饿就是日常生活。 上图就是一位富人,坐火车到外地采购布匹。只见他上身穿着白衬衣。他一边用手拖着外套,一边看着旁边那几位给他扛着行李的力工。 虽说,火车是敞篷的,坐在上面也不一定舒服,却是当时最时髦的交通工具。大抵能坐得起火车的人,当时被认为非富即贵。就如现代马云、刘强东。 上图一位苦力人,为生存替乘客扛包。他的后面,敞篷的火车车厢,许多乘客上上下下。他们都先把行李扔到凸凹不平的土地上,然后再攀爬火车。因为车站刚投入使用三年,站前广场空空荡荡,几棵小树在沐浴着阳光,由于太小还不能遮下阴凉。 工业不发达,煤炭还没有大量使用。室温效应这个词还没人创造出来。五月已经立夏,中原草木逢春,天气却仍然很寒冷。乘客、站前小生意人,穿着都很厚。冬天的棉袄、棉坎肩,依然在身。 近水楼台先得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祖宗的话始终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车站附近的游民,烧了一壶水,带着几只碗,就可以在站前卖茶,靠此赚钱养家糊口。 如上图,四五个乘客正围着茶摊喝茶。 茶摊老板生意很不错,他正把倒满茶水的瓷碗递给对面的游客。其中有一个人,非常精神。他穿戴整齐,正举目向车站西南角张望。茶摊背后不显眼的位置,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由于好奇,不知所措地四处游动! 外边的世界风起云涌,改变成了当时社会的主基调,革命起义,此起彼伏;义和拳蠢蠢欲动。老百姓终究是要生活,年5月11日上午10点半,许昌车站对面的街巷口,低矮的民房一排排,墙壁上几副宣传画异常醒目,路口两侧有几个小吃摊,摊前放着几张长凳。许多劳工眼睛紧紧地盯着货场,守着一辆手推车,期望着给人拉货,挣点辛苦钱。 这一幕让人熟悉又觉得陌生,虽经百年,这些场景却似曾相识。由此,我联想到现在许昌站前,十几年前,热情拉客的出租车司机,提着篮子卖洛馍卷菜的大嫂,还有在站前广场专门给人擦皮鞋的阿姨!他们生活的时代不一样,目的和行为方式却一脉相承。 单单看这些,许昌车站八十年代以前,寒来暑往,新人替旧人。站前广场熙熙攘攘,其建筑、人文,及行为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 许昌站自年始,到新中国成立,40多年战火頻仍。抗日战争时期,许昌车站遭到日军严重破坏,一度仅存站房多平,主道仅仅三股,白天运行,晚上停运,时速为每小时15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人,每年都对车站进行设施改造。尤其是和年,许昌车站完全实现了电气化、自动化。站前广场、防雨廊道和场站亭台,焕然一新,呈现崭新面貌。 车站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城市的心灵窗口。许昌车站的提质升级,许昌人的生活状态改善,和许昌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积贫积弱时代,人们衣食忧愁,场站受到破坏,国家处于混乱病态,车站自然衣襟褴褛。 改革开放以来,40年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年以来,近20年许昌城市发生质的飞跃。许昌车站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功能性已趋完善,外观简约而宏伟现代。可以说尽20年的发展,超过了建站后的80年发展的总和。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多彩的霓虹灯将车站点亮,车站成了许昌市的地标性建筑,是许昌人浓浓的乡愁寄托,是外地人网红打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