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6/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医治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13532265.html“你看,杨白涛家门前停着小轿车。谁能想到,几年前他是贫困户?在我们村,像他这样脱贫后买小轿车的有20多户。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啦!”4月5日,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鸿畅镇岗沟石村,该村党支部书记石运亭自豪地说。鸿畅镇很多村民家里都有小汽车朱宁摄岗沟石村曾被列为省定贫困村,全村户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人。如今,岗沟石村的村容村貌持续提升,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岗沟石村先后荣获禹州市文明村、美丽乡村、鸿畅镇改善人居环境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昔日的贫困村何以变成如今的先进村?这要从干部驻村说起。年,驻村第一书记、禹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赵继军驻村后,通过实地走访,与村“两委”成员商议,决心通过谋划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推进精准扶贫,改变贫困面貌。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要先行。岗沟石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寻求资金,争取各项政策,先后投资万元硬化村庄与县道连接路、村主干道和村民排前路4.3公里;投资24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30余件;投资7万元进行电网改造,投资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57盏,对户群众的厕所进行了改造。“路硬化了、街干净了、路灯亮了、厕所卫生了,咱岗沟石村真是面貌大变!”说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要脱贫,就必须让群众有收入、腰包鼓。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村里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村民杨白涛、张振阳有驾驶证,会开大货车,村里鼓励他们跑运输,每月工资不低于元。几年下来,他们全部脱了贫,有的在城里买了新房子。“对于无技术、年龄大的困难群众,村里与禹州天源集团沟通,建设无公害蔬菜大棚,让留守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务工增收、照顾家庭‘两不误’;与禹州市谛莱日用品有限公司对接,带动8名贫困人员就业,走出了‘企业增效、群众脱贫、产业发展’的扶贫路子。”赵继军说。68岁的李金环,儿子、儿媳在江苏打工,孙子、孙女在村小学读书。她利用零散时间到扶贫基地的蔬菜大棚里打零工,负责拔草、浇水、薅菜,每月能挣多元钱。“人不能闲着,干点活儿也是锻炼筋骨呢!”李金环高兴地说。对于脱贫群众,村里坚持落实“四个不摘”,继续落实帮扶措施。71岁的张付领和老伴儿曾经是贫困户,村里帮助他们把院子平整了,粉刷了墙壁和厨房。“看看俺家,俺没想到的,干部都替俺做到了。国家的政策真好啊!”张付领的言语里充满了感激。(胡晨)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