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说到禹州特产如果在你脑海中钧瓷首当其冲的话那么粉条绝对紧跟其后禹粉配钧瓷食美、器美相得益彰粉条作为最具禹州特色的传统美食至今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陪伴我们世代人的成长早已融入禹州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但吃了这么多年的粉条你知道粉条的发明人竟然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吗你知道最细的粉条可以达到多少呢猜猜看呢1毫米有没有想到呢是不是超级惊讶这些知识小编也都是从“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了解到的我们禹州第一所专门介绍粉条的博物馆正式开放啦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位于禹州市朱阁镇北郝庄村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造河南省各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部分领导是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迎来的首批参观者粉条在我国至少存在了年的历史是据传是军事家孙膑发明的传说由于战国时期诸侯并起战争纷乱不断军事家孙膑长年带军征战为了行军方便他把豆类、杂粮加工成方便携带和食用的粉条这就是粉条最早出现的时间但是粉条的加工原料变成红薯还得从明朝说起明朝福建商人陈振龙从吕宋岛(今菲律宾)引进红薯藤苗这种易种、高产、出粉率高的农作物成为以后粉条新的制作原料禹州因为适合红薯种植开始了粉条发展的百年历程禹州粉条还被乾隆赐名“素鱼翅”钦定为宫廷贡品呢(红薯藤苗飘洋过海图)(早年禹州农民制作粉条)一根粉条可是有72变,18道工艺,25种营养从红薯挑选到最终制成可不容易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小编博物馆把粉条原始的18道制作工艺都原汁原味展现到了参观者面前选红薯、洗红薯...兜粉蛋、晒粉子...浴粉、晒粉...复杂且讲究的制作过程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一个吃货吃就要吃的明白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还有更多粉条趣史原始制作工艺等着你去发现和体验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