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张春红

禹州市高铁站于12月1日正式通车。在禹州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市民,还没有过在禹州高铁站乘坐高铁的体验的时候,褚河镇楚庄小学张豪敏校长亲自带着本校的60名学生,8名教师,已经于12月14日捷足先登,乘坐高铁去平顶山白龟湖湿地公园研学了。这在禹州市教育界可是首创,张豪敏校长也成了禹州教育届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经费不足,怕出现安全事故。怕耽误学生文化课学习,怕影响考试成绩。”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使队伍庞大实力雄厚的城市中小学都没有想到、没有做到的事,一个仅有多名师生的农村小学校却做到了。这种社会活动使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获得了和校园内不同的社会生活体验,给学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在学生中开展地方课程和社团活动的今天,楚庄小学的这一次成功的尝试,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这给很多学校和校长树立了榜样。

褚河镇楚庄小学,位于禹州城东12公里处的楚庄村。前些年,因为学校硬件差,教学质量落后,再加上许多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没人管,适龄儿童大多被送到城里学校或者周边私立学校寄宿。本校年张豪敏接任校长时,仅剩下17名学生,3名教师。学校工作一度面临瘫痪。

32岁的张豪敏走马上任后,为学校的前途担忧,晚上经常失眠。他不安于现状,多方取经,为改变学校现状废寝忘食。学校没有学生,他和其他老师一起走街串户走访学生家长,动员他们把孩子送回到本村的公办学校就读;教师不够用,就恳请他在其他学校任教的同学调课挤时间来支援;校园雨天泥泞,他就央求父亲把退休后的住房公积金取出来,购买水泥硬化校园路面;缺少校园文化,他邀请美术专业的同学牺牲休息时间,免费设计制作美化墙体。

一年多后,校园环境好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三年后,不但本村的学生回来上学了,就连相邻的蔡庄、薛庄的学生也慕名来就读。为了满足接送远路学生的需求,小两口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购买了校车,零利润接送远路的孩子们。为了让留守的孩子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张豪敏让夫人亲自下厨当了炊事员。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亲切地称校长夫人为“留守妈妈”。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楚庄小学已经有多名学生,10名教师。在褚河镇的各类考试评比中,名次不断攀升,校长张豪敏取得了父老乡亲的信任和尊重。

在楚庄村,村民热情地夸赞张豪敏是个一心为了学生的好校长。蔡庄村和薛庄村都有留守儿童在楚庄小学就读,外出务工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楚庄小学身心受到关爱,没有了后顾之忧,都非常感谢张校长。家长们为了表达心情,还集体为他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一腔心血浇花朵,满腹经纶育栋梁”,“校暖如家暖,师恩似母恩”。

-----------------------------------

作者简介:

张春红,网名茉莉,河南省作协会员,禹州市作协副秘书长。出版有小说集《人在驴途》,散文集《走天涯》。更多信息,请在网上搜索视频《才女茉莉》。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