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地川民俗文化村陶话缘陶瓷博物馆,位于李三娘庙(黑虎庙)后废弃的大院内。在原建筑石洞、平房的基础上进行修建、改建和加固,2015年投入使用。如今院内水石相间,花草、竹木繁茂,一派生机,阡陌甬道安排合理,铺设古朴,展览大厅内,窗明几净,展柜摆放富有艺术性,展品琳琅满目,陈列错落别致,成为集博物、旅游、陶艺制作为一体的公益性项目。更是一个听陶说话、遇瓷结缘的地方,李少颖老师常年潜心在此研制,使钧窑和扒村窑表现在同一作品上,创烧的“钧扒”系列,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不但扩大了钧瓷装饰新空间,更是创新了中国陶瓷之新品种。 李少颖,男,汉族,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人,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大学专科学历,现供职于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任钧瓷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非遗中心研究员,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秘书长,禹州市扒村窑文化艺术研究协会秘书长,陶话缘陶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年参与制作河南省贺香港回归礼品钧瓷《豫象送宝》,受省政府嘉奖。年创作《禹德尊》,获中陶协“大地奖”,先后在香港、台湾、日本“中国钧瓷海外行”展出,并被当地政要和博物馆收藏。年创作《禅器》之“观照系列”与“善缘系列”,先后被少林寺永信法师、华严寺顿超法师、龙华寺修德法师等收藏。 少林禅器——观照 禅器——五供系列:香炉(鼎一只),香筒一对,烛台一对,合称佛前五供,寓意五谷丰登,五福临门,平安福贵之意。 禅器“善缘”系列,善(扇)结天下之缘。 陶话缘陶瓷博物馆古陶瓷标本展示 钧扒系列展示 游客可以在这里休闲制作自己喜欢的陶瓷,定做陶瓷。 如果您想了解陶瓷、钧瓷、扒村瓷的发展历史文化,“麻地川风景区陶话缘陶瓷文化博物馆”将为您圆梦。 热情好客的麻地川人民欢迎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