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商场综合性市场。年9月26日建成开业,位于经四路纬二路,地处经四路、经五路之间,东临纬二路,西接小纬二路。年8月,时任山东都督靳云鹏在此购得余亩荒地准备开发利用。年靳云鹏之弟靳云鹗来济,意在此地段仿照上海“大世界”形式创办娱乐场所,并以《红楼梦》之“大观园”命名。据年统计,园内拥有多家业户、多个地摊,经营内容涉及杂货、绸布、鞋帽、文具、食品、钟表、照相、理发、饭馆等20多个行业,成了一所综合性的大卖场。娱乐场所也达20余处,有3个剧场,还有新舞台、民生戏园、连升舞台、永乐剧场等,还有大观、国泰两家电影院等。 万紫巷商场副食品市场。20世纪初,原是一片义地,后发展成早市,被当地居民称为“夜猫子市”。济南开埠后,德国人对此加以改造,以街形巷貌取名为“卍字巷”。后来,由于这一地带在当时交通很方便,从而逐渐成为以水产、海味、蔬菜为主的副食品流转集散地。后改称为“万紫巷”,取万紫千红之意。 劝业场也称“国货商场”,综合性市场。位于趵突泉西南(今泺源大街南侧),是济南开办最早的综合性商场。清光绪二十八年(),山东农工商务局在此开设工艺传习所,年张宗昌任山东督办时,在其南侧兴建楼房,名曰“劝业场”,内设国货陈列馆,规定商人不许售卖外国货物,故又称“国货商场”。年济南解放后,此地成为济南西关一带繁华之地。 西市场综合性市场。位于经二路西端。此地原本是一片荒地,济南开埠以后,逐步得到开发。年日本商人购地亩,建立商号,后转让他人,逐渐发展成为集商贸、娱乐、住宿、饮食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因地处济南商埠区西端,故名。 萃卖场原位于经三路小纬六路,主体建筑为一临街二层楼房。该商场于清宣统元年()建成开业,名称的含义为“百货荟萃”。用现代词汇来说的话,萃卖场大致相当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商业综合体”,场内不仅销售服装鞋帽等日用百货和珠宝玉器、金银首饰等奢侈品,还有卖文房四宝、碑帖字画的书坊,还有大型西餐饭店,还有可以听戏品曲的茶楼。 新市场俗称“南岗子”,综合性市场。始建于年,位于经二路与魏家庄之间,西邻纬一路。济南开埠后,军阀张怀之以开辟义地为名,将商贩赶到此地经营,后形成市场。市场以名吃、名店、娱乐场所为特点,内设剧院4处,曲艺场所20余处,还有电影院等,成为商业文化娱乐繁华之地。 药市会也称“药王庙会”,药材交易大会。和河北祁州、河南禹州,被誉为全国三大药市会。明万历年间山东布政使孙方伯,于万历四十三年选择趵突泉前一块空地,以俸禄修建起了一座占地20亩的药王庙。明刘敕《药王庙记》:“方伯孙公,善病,每病,药即起。于是蠲俸钱为一宇于趵突泉之畔……世之遵生者,不求药于医,而求药于神;不求药于神,而求真药于心,斯得方伯公祀药神之意云,是为记。”后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药王诞辰开始举行庙会。年改为自农历三月二十日开始,会期10—15天。会址最早在趵突泉前门药王庙一带,后来规模扩大,迁至山水沟、三合街、券门巷、祭坛巷等宽阔地带。会间,除药材交易外,还有卖百货与零食的以及算命测字的、耍江湖把戏的、说拉弹唱的等等。 西关五大行旧时,济南西关的商业贸易比较发达,清代有“西关五大行”之称:中药行,以全盛药栈、颐寿堂、千芝堂、厚德堂等中药店铺较为有名;杂货行,包括土产、海味到京广杂货等;绸布行,以章丘、周村经营者为多;鞋帽行,多设在普利门大街、估衣市街、西门里大街等处;茶行,有裕成栈、敬成栈、复兴栈、太来栈、恒联栈等“五大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