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当前,地图文化研究创新发展如火如荼,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内各界对地图文化的传承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层出不穷的地图及文创作品充分彰显了“地图文化+”的活力与张力。 地图应用催生地图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必然会催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对美的向往成为人们生活的追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测绘文化”“地理信息文化”“经纬文化”这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经常提及的词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些陌生,但地图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们对地图有广泛的需求。现代社会进入读图时代,地图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地图应用催生了地图文化。地图应用和地图文化相辅相成,随着地图应用的不断发展,地图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同时,随着地图文化得以发展和弘扬,地图应用也得到深化和拓展。 当代地图文化的有效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年,国内首个地图文化创新平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文化与创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年,行业内各单位自发倡导成立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推动了中国地图文化产业的合作和发展,目前已有联盟成员63家。年,测绘地理信息融入自然资源发展大格局后,地图文化与创意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进入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序列,为地图文化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另外,地图文化发展得到了众多德高望重专家的倾情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地图文化,为地图文化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地图文创百花齐放 全国各地大力开展地图文化创意研究与开发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使当代中国地图文化得到了有序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地图的权威出版机构也是地图文化的践行者,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编制、出版、发行服务民生的各类地图、书刊和文化产品,致力于用地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该集团编制的《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作为“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已出版百余套。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孜孜不倦研究与传播地图文化,推动中国地图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地图文化影响力,已研发产品达多种。此外,该院与全国23个省市30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地图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 上海的地图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海派风格,古典文化之美与现代时尚艺术之美高度融合。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团队重构地图设计的范式、基本原则和目标,倡导“地理解放”“走向空间信息设计之路”。 依托先进的制印设备装备,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着力在地图设计理念、功能定位、表现技法、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生产出很多站位高、立意新、形式美的高品质地图,在政府服务、民众生活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的“每周一图”在行业内外影响很大,渗透到市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走出了一条地图文化与重庆地理文化相结合的独特之路。 河南省地图院“图说河南”中的国家湿地公园图、气象图以及“禹州故事”栏目等从不同角度诠释传播地图文化。 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民族文化以及当地的特有载体相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推出了包括获得裴秀奖金奖的《内蒙古历史沿革图集》和一批有民族特色的精品。 湖北省地图院将地图文化运用于服务自然资源大局中,在图中展现了自然资源之风范、灵秀湖北之魅力和中华文明之灿烂。 青海省地理信息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将地图文化与演艺相结合,在省内外的大型活动中,多次代表青海省在舞台上展示民族风情和地图之美。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三测绘院致力于地图文化视角展示山西历史文化之美,创作的“红色地图”被省政府运用到法治建设和廉政教育当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专注于研究地图文化的理论、技术以及艺术化表达等,培育了无数地图专业技术人才,对地图学的研究与发展和地图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设计制作出很多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院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入传统制图中,让地图灵动起来,不再是简单的“指路”,而是极具情怀和文化的“艺术收藏品”,将地图文化作为敲门砖,助力其他业务的拓展经营。 另外,还有很多地图爱好者也一直在坚持地图文化的研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地图文化作品,地图文化已传播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地图文化走出国门 近年来,中国地图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得到了国际地图界的认可。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连续参加四届国际制图大会,硕果累累。 据不完全统计,自年以来,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共斩获国际奖9项,且有连年上升趋势。年,在德国德累斯顿第26届国际制图大会上,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设计制作的《剪纸地图》获其他地图作品类专家评审委员会一等奖,填补了国内同类奖项的空白。年,在美国华盛顿第28届国际制图大会上,我国一举摘得3项大奖。年,在日本东京第29届国际制图大会上,我国共获6项大奖。其中,地图文化产业联盟获得5项,凸显了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的作用。 此外,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还广泛参与国际会议和国际展会:年,在联合国第三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层论坛上崭露头角;年,首次以企业的身份亮相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制图大会,引发业界共鸣;年,在美国华盛顿再次参展,又一次引爆全场、引起轰动;年,在中国举办的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上,地图文化工作受到广泛认可与赞扬;年,在第29届国际制图大会参展,首次以联盟的形式走出国门,亮相国际舞台。另外,作为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永久性展馆,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设立了地图及地理信息文化专馆,对中国地图文化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地图文化由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由国内走向国际舞台,无不印证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图文化让社会大众直观、生动形象地认识了我们所从事的行业,让国际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丹尼斯·伍德在《地图的力量》中说“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地图及其传承的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改造世界的工具,不仅是地理信息的简单再现,更是对文化的传承。(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