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十三碗美食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西部山区,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自明代至今,十三碗就成为禹州西部乡民重大庆典宴席必备之“佳肴”,当地人无论贫富,喜庆宴席上十三碗的花色是不可缺少的。“13”这个数字蕴含着“一生”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娶亲嫁女还是生小孩,大家都希望新人或孩子一生平安、幸福,折射出乡村亲朋邻里间浓郁质朴的亲情和独特的礼仪。 禹州十三碗主料为大肉、豆腐,辅料是焖子、粉条。农家往往在娶亲、嫁女、吃面条的喜庆之日,宰杀一头自家圈养的肥猪,用自家豆子磨上一筐豆腐,配以禹州西部山坡生长的优质红薯粉加工的粉条,请临近闻名的乡厨,精心料理、调制,就这样经历代乡厨刻意琢磨,传承发展,终成就十三碗一方特色。传承至今的禹州十三碗,全席十三道菜,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连菜带汤,上菜顺序有严格的规定,章法有序,毫不紊乱。禹州民间有句口头禅叫:头碗“鸡”、二碗“鱼”、三碗上的“大肉皮”。由于“鸡”、“鱼”蕴含着“吉祥”、“有余”的意思,因此,农家“盛宴”是以鸡、鱼为标志的。 制作禹州十三碗所选用食材皆出自农家自产,营养搭配合理,具有食药兼备的功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十三碗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禹州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集中体现了禹州的地方特色,其烹调方法也体现了当地菜肴的操作特点,禹州十三碗平中见奇,粗中见细,俗中见雅,其餐饮文化融入到平民生活之中,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十三碗作为禹州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味不雷同,符合目前大众的饮食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禹州十三碗制作步骤 一、熬制大骨汤 二、炸豆腐 三、卷春卷 四、腌制酥肉 五、蒸制酥肉 六、禹州十三碗食材 七、禹州十三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