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州之中,其中的豫州大概与今天的河南行政区划范围一致。西周初年分封,在豫州境内曾经封过一个许国,《左传》上说““许,太岳之胤。”依照古代典籍的说法,许国的国君是炎帝后裔。许国的始封国君是许文叔,是姜姓诸侯。许国毕竟是个小诸侯国,经历两周兼并战争之后,先是沦为郑国附庸邑。“周末为晋地,三卿分晋,其地入韩。七国时为韩、魏二国之境”。 《禹贡》九州图 秦王赢政十七年(前年)开始统一六国的战争,首先攻打韩国。秦国灭韩国之后,将原先的许国重组为颍川郡,郡治在阳翟。秦国颍川郡的地理范围大概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登封、宝丰、新郑、尉氏、叶县等地。 颍川郡的建立,是今天地级市许昌市建立真正地方行政体系的开始,其郡治阳翟,即今天的禹州市,那可是一个有名的古都,战国时期曾是韩国都城,更早的是,当年夏启建立夏王朝的时候,曾经建都阳翟。虽然目前考古发现还没有直接材料证明夏朝的存在,但如果一旦的证实,阳翟就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古都。 颍川郡 秦亡汉兴,汉高祖六年(公元前年),汉廷仍置颍川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禹州)。颍川郡的下辖县有阳翟(治所在今禹州)、昆阳(治所在今叶县)、颍阳、襄城(治所在今襄城东北)、定陵(治所在今叶县东)、长社(治所在今长葛东北)、新汲(治所在今扶沟西南)、郾县(治所在今郾城)、郏县、父城(治所在今平顶山市西北)、舞阳(治所在今舞阳西北)、颍阴(治所在今许昌市)、崇高(治所在今登封)、许县、鄢陵(治所在今鄢陵北)、临颍(治所在今临颍东北)、成安(治所在今临汝西南)、阳城(治所在今登封东南)等20个县邑,辖境西至今登封、宝丰,东至今鄢陵,北至长葛,南至舞阳。 《汉书》 今天河南许昌这一带的经济在全国看来,肯定算不上发达地区,但是在两汉时代的颍川郡可是非常发达繁荣的地方。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时期颍川在册户籍户,人口约为余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整个西汉一朝,全国人口超过万的郡国有三个:汝南、颖川和沛郡。人口排名全国第二,这样的大郡经济肯定繁荣。整个汉朝,人口在以上的郡国,除了蜀郡之外,其余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黄淮之间。如今这些地方在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中已然不是发达地区,有的还是经济比较困难的地方。 汉高祖 东汉时的颍川郡依然是人口繁盛、经济发达的地区,《后汉书·郡国志》载,颖川有“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东汉颍川郡下辖17个县,面积有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居全国第五位。汉末战乱,诸侯争霸的乱局之中,颍川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曹操在从杨奉等人手中夺得汉献帝之后,将其安置于许县,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府政治。根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州西控汝、洛,东引淮、洒,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原野宽平,耕屯有赖。曹操抉天子于此,北并幽、冀,南杭吴、蜀。说者曰:“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之区矣。 曹操 颍川郡在两汉时期还出了很多人才,尤其是王霸之业有帮助的奇谋之士。东汉后期,颍川郡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曹氏集团的荀彧、荀攸、郭嘉、钟繇、陈群这些谋臣都是颍川人。可以说,曹操集团的智囊人才基本被颍川士人承包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