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公安局法制室民警:侯艳超 侯艳超,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级警司警衔,现为禹州市公安局法制室副主任。 侯艳超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毕业的他,和大多数有志青年一样,从小怀揣着警察梦。为了梦想,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河南警察队伍,回到家乡禹州,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从走进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班的那天起,他就始终铭记中政大的校训——“法治天下”。 由于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所以一上班就被分配到局法制室工作。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位法制民警肩负着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执法办案服务、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的艰巨任务,法制民警个人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局的整体执法水平。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侯艳超同志更是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为了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年来他自觉的加强了学习,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开展法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着从实际出发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他加强了对《刑法》、《刑诉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同时,他积极配合科室领导和同志们组织开展各种法律业务知识学习讲座,促进了全局民警业务素质的提高,受到了上级的一致肯定,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人民警察”、“十佳民警”。 嫁一个警察,需要勇气,这意味着你必须懂得理解;娶一个警察,需要勇气,这意味着你必须学会照顾孩子、洗衣做饭;而组成一个“双警家庭”,更是需要双倍的勇气,太多的聚少离多,太多的无暇顾及,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爱和牺牲。侯艳超的妻子张楠同志在许昌市魏都公安分局北大派出所从事治安管理工作,打击处理,值班执勤任务繁重,经常加班熬夜,所以对于这对异地双警夫妻,聚少离多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张楠怀孕时的衣食住行,每一次产检都是自己一人完成,因为工作侯艳超很少能抽开身陪伴,总是内疚地说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能够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最关键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有家人的理解和长辈的支持。孩子出生到现在已经6岁上小学了,大多时候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接送,作为家长的他们基本都没有送过女儿上学,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但是爷爷奶奶从来都没有怨言,对孙女也都是毫不保留的付出,对待子女的辛苦,他们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说:我们支持他们工作,能帮的我们都尽量帮,就是希望他们能多陪陪孩子,毕竟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他们夫妻用互助、互爱、互谅的情怀去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虽然辛苦,但也幸福满满。 侯艳超他狠抓案件审核关,坚持标准,对那些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不合法的案件坚决予以退查,并列出补查提纲督促办案部门及时进行补查,对那些质量符合规定的案件及时予以审核,并优质出具相关法律文书。他克服困难,想办案单位之所想,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经常加班加点完成案件审核任务。从来没有因为他的失误,导致案件超期羁押和不能及时处理现象发生。 年以来,侯艳超立足本职工作,规范执法行为,特别是他负责全局的行政复议应诉这项工作,是法制部门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直接审视各执法单位办案,既面对老百姓,又面对法庭,责任巨大。年侯艳超同志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9件,其中申请人自愿撤回申请28件,维持61件;人民法院一审新受理公安行政诉讼案件23件,审结23件,其中,原告自愿撤诉3件,人民法院判决维持20件;人民法院二审新受理公安行政诉讼案件16件,胜诉16件;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案件3件,维持3件。年度他共出庭42次,收到42份行政判决。通过行政复议应诉,努力化解了大量行政矛盾和行政争议,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平抑了涉法上访,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还是基于这种对工作认真执着和热情,才使他能够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项工作,在法制工作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