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标题下「河南戏剧」可快速   宣传文化部门在设计载体时,着重在发动群众参与、实现文化惠民、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打造特色,释放亮点。幸福禹州千场大戏进百村活动,除组织国有剧团演出场外,还组织63家民营剧团、业余团演出2多场,实现了村均演出3场以上的目标;“舞动禹州”广场舞大赛活动吸引了全市多支群众文艺团队踊跃报名参加,舞台覆盖全市26个乡镇(街道)、多个村(社区);首届铜管乐大赛吸引了30多支铜管乐表演队,来自神垕、鸠山等乡镇的10多支农村军乐队格外引人注目,让人很难想象吹奏优美旋律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禹州群众文化队伍的一大亮点;为搭建市民才艺展示舞台,设计了电视台演播大厅的禹州大舞台活动、户外文明禹州消夏广场文化活动,在内容上涵盖了各个艺术门类,在群众参与上覆盖了各个群体,为市民展示文艺梦想搭建了丰富多彩的舞台。各乡镇办在组织千场大戏进百村、广场舞进百村活动中,还开展了歌咏大赛、书画摄影展、朗诵大赛等活动,上至80岁老人,下到7岁孩童,都在活动中找到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据统计,全市参加专场表演的节目多个,参与排练和表演的人员达两万多人,大大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新高潮,推动了禹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全民互动,群众反响好、社会影响大

为调动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市宣传文化部门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宣传方式,组织市广播电视台、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开设了专题、专栏;充分利用乡镇有线电视、电子显示屏、大型公益广告、社区宣传栏和村级广播等阵地,加强对活动的主题宣传,动员村民群众参与活动。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许多群众演员自己掏钱添置表演道具,自发组织排练。活动开展以来,仅順店镇就活跃着50多支各类文艺团体,他们先后承办了河南好乡音、民间班社大赛、广场舞大赛、科技大院等活动,很好地发挥了乐民育民惠民作用;无梁姚店村过去道路硬化通直都不好协调,现在不仅8条道路全部硬化,还利用闲置的宅基地建起了4个小型的健身广场、安上了路灯,每到夜晚个个广场都挤满了人,跳舞、扭秧歌、耍狮子、唱戏,各有所好、各得其乐;火龙镇西王庄村成立了民营剧团、太平鼓队、广场舞队,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季季有赛事,成为火龙镇、禹州市、乃至许昌市的文化先进村,也是平安建设、社会稳定、组织建设的先进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增辉添彩,也为禹州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活动组织的启示

“欢乐夏都幸福禹州”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以来,为乡村送演出0多场,电影近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助力增辉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了禹州百姓分享文化惠民红利的获得感、幸福感,不仅收获了全市百万群众的灿烂笑容,而且收获了许多新时期组织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的经验和启示。

1.党委、政府主导搭舞台,是构建群众文艺活动常态化大格局的基础

各级党委、政府通过主导搭建群众文化活动舞台的基础性工作,组织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活动,确保了群众文艺活动常态化大格局的构建。年初,市委王宏武书记点题,文化部门构思载体,经反复讨论后,八月份出台幸福禹州惠民群众文化实施方案,开始着手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初步探索尝试,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是群众文艺队伍在活动中得到壮大。在“欢乐夏都幸福禹州”惠民文化活动中,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使群众参与文艺活动有了“主心骨”,爱好文艺的群众纷纷向分布在各行各业的群众文艺团队集结报名参赛,使群众文艺队伍迅速壮大。目前,遍布全市城乡的群众艺术团已达到多支,43家民营业余剧团中,有12家是在这次惠民活动中恢复活跃起来的;广场舞队从多支发展到村村都有,总数达1余支,为实现村村有戏声、村村有舞影的文化均等化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群众文艺人才在活动中得到培养。活动开展以来,文化部门派出文艺骨干或专家深入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现场培训,使成千上万热爱文艺活动的群众文艺素质和才能得到明显提高,一批“草根”演员登上“禹州大舞台”,成为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其中既有身患癌症仍带领周围群众开展文艺活动的快乐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一线工人,还有痴迷戏曲、歌舞的上班族和老年人合唱团、舞蹈队,更有热爱歌舞和曲艺的80后农民、90后学生,他们从海选舞台上脱颖而出、迅速走红,受到群众的“追捧”。

三是群众文艺创作热情在活动中得到激发。各地在精心开展海选、汇演活动的基础上,注重在新创节目上下功夫。据统计,全市由群众新创作的节目达多个,包括音乐、舞蹈、曲艺、小戏、小品、相声等门类。民营团在编排经典传统大戏的基础上,纷纷创作小戏小品。梁北镇弘扬艺术团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守纪守法、美丽乡村建设、和谐矿群关系等内容,自编自创了15个文艺节目,在矿区农村演出广受欢迎。

2.加大力度,立体推进,是打造群众文艺活动规模化的关键

文化部门在谋划实施“欢乐夏都幸福禹州”群众文化活动时,注重与当地的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立体推进,为着力打造和提升活动品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点推进,广泛开展广场和专场文化活动。通过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方式,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广场和专场文化活动节目盛装上演,包括文明禹州消夏广场文艺汇演,青年歌手大赛、广场舞大赛、美丽禹州摄影展、迎新春民营剧团戏曲展演等专项活动。上百场广场和专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欢乐夏都幸福禹州”舞台内容,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纵深推进,深入开展千场大戏进百村(社区)文化活动。有的放矢地对常年活跃在村组(社区)基层的民营业余剧团、合唱团、腰鼓队、曲艺表演队等群众文艺团体,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深入开展大戏进村、广场舞进村、民间艺术传承进村活动。

协调推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积极扶持各类文化社会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重视对不同层面的文化活动进行整体培植和推进,先后开展了“快乐梦——禹州暑期少儿才艺汇演”,“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大型公益文艺演出,以及庆“七?一”、庆“八?一”文艺进军营等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活动的热情,使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农村文化得到快速发展。

3.注重节目特色,是提升群众文艺活动水平的重要措施

各参演团队通过深入挖掘和热情鼓励,创作了一大批既体现传统文化,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市豫剧团把独具特色的原创大戏《神器》《仁昌药号》《四喜临门》《风雪寒梅李三娘》等与禹州钧瓷文化、医药文化、三粉产业、后汉皇陵文化相关的几台大戏作为必演节目,节目形式新颖、服装靓丽、表演精彩;下乡演出时不乏反映现实生活、充满乡村气息的作品,如小品《家有喜事》《分爹》《红军宴》、歌曲《美丽禹州》《大禹之州》《大禹治水》、情景剧《道德讲堂》等,无论从题材选择,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充分展示了独特的禹州地域文化。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素养的群众对文化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如针对青少年儿童举办少儿艺术节、开展“青歌赛”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动;为满足社区居民及方便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举办“戏曲周”文艺演出,请来河南豫剧院二团、青年团,许昌市戏曲艺术中心豫剧团、越调团、曲剧团等名团名角演出十台大戏,通过财政补贴,普通百姓十元钱就可欣赏,演出盛况空前,出现一票难求的罕见局面。同时,文化部门还专门为环卫工人、低保人群组织了专场,让这些特殊群体免费看戏,体现了政府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与关爱,社会反响良好,真正达到了文化惠民的目的。

4.厉行节俭办活动,是推动群众文艺活动平民化大惠民的保证

为了使有限的经费惠及更多的普通群众,保障群众文艺活动顺利开展,市文广新局严格控制晚会开支,把舞台搬到离群众最近的广场、剧场、操场、球场、禾场,同时简化舞台装饰,不做大场景、大舞美,不请明星大腕、名主持,演员都来自群众文艺团队。业余民营团每场演出补助只有元,虽然补助标准低,可有了展示机会,又给百姓带来了更多快乐,民营团、业余团参与热情仍十分高涨。

乘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东风,今后,禹州市“欢乐夏都幸福禹州”惠民群众文化活动要以“建设美丽禹州、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禹州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设计更富于吸引力的活动载体,组织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实现“在服务大局上奏响最强音,在服务群众上传播好声音,在服务基层上传递正能量”的要求,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充满活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新局面,探索构建现代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禹州样板、禹州路径,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较好
节假日白癜风专家会诊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