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共携手,筑就中国梦”,“家家都有老和小、尊老爱幼不可少”,“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3月24日,在禹州市范坡镇曹徐村刚建成的文化墙前,有20多位农民正在欣赏墙体上的文化宣传标语和漫画。目前,像曹徐村这样的文化墙在该市已建成2万多平方米。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禹州市大力开展文化提升活动,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创新摸索出城乡文化建设新载体—文化墙,不仅让农村环境大为改观,还通过文化墙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城乡文明创建的一道风景线。去年末,全省宣传工作会议在许昌市召开期间,与会领导、代表到禹州市参观后对该市建设文化墙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于会后在全省推广禹州经验。 精选内容,丰富文化内涵 按照分步组织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农村文化墙的原则,禹州市在个试点村深入开展了文化墙建设活动,并采用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漫画、卡通画、格言、寓言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政策法规、道德文化、环保科技、安全常识、卫生保健等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在村民面前,让村民变“被动看”为“主动看”,耳濡目染,春风化雨,促进了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市“文化墙”绘画面积2万多平方米,今年文化墙建设将逐步扩展到全市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开辟文明“阵地” 禹州市把文化墙建在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道路两旁等场地开阔、人员密集的场所,同时还把文化墙布点与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既突出就近、便民,又让“文化墙”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该市以文化墙建设为载体,调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让群众在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提升精神文明素质。文化墙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色彩,也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精神文明素质的“固定课堂”。 突出特色,利用人才资源 为使文化墙更具当地特色、更加贴近生活,该市除统一制作外,还请村民自己创作文化墙,创绘人员主要以当地村民、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校师生等为主,他们来自农村,生活在农民之间,有书画功底,热心宣传工作。这样做大大增加了村民参与宣传的积极性,效果也更加突出。如郭连镇郭西村的文化墙以本地的“黄香孝亲”为主题,展现了当地千百年来所传承的孝老爱亲美德;神垕镇关爷庙村以关公为主题讲述了关爷庙村的来历,成为生动的村史教材等。 ▍来源:河南日报宋广军化红军吴辉 ▍编辑:金银龙 如果您觉得本篇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并在下面的拇指处点一下赞,感谢支持!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推广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