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平均每天工作超15小时流调报告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濮阳市驰援禹州疫情流调队工作纪实 1月8日上午9时许,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支援许昌疫情工作要求,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从中心和各县区抽调精干流调队员25名,组建支援禹州流调队,驰援当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处置工作。 队员们于当日12时完成紧急集结,15时许登车出发奔赴许昌禹州。经4个多小时的跋涉,流调队于当日19时许到达,并入驻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在学生宿舍卸下行装,来不及休整,全体队员到办公区域集结,队长麻顺广对流调工作向大家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快完成”的工作目标,严格了工作纪律,并对流调工作进行了分工,成立了信息核查组、报告审核组、应急处置组、夜间现场调查组。25名流调队员被分成12个小组,在当地公安民警的协助配合下有序开展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1月9日,接到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分发的任务,队员们早已万事俱备、箭在弦上。在队长的带领下,队员带齐调查装备深夜出发。驱车到达病例居住地禹州市火龙镇郭楼村时已是子时,村内一片漆黑,街道空无一人,能看到只有天上的星星,能听到的只有农家的犬吠声。下车后,大家在导航的指引下摸索前行,步行1公里多才抵达病例家门口。在现场,流调队员对确诊病例进行了仔细询问,确定了密切接触者,初步判定该病例密切接触者44人。按照2小时内上报核心信息、6小时上报流调报告的规范要求,凌晨返回驻地后,队员们分工协作,默契配合,该打电话的打电话,该记录的记录,突击夜战,基本掌握了病人密接的活动轨迹,按时间节点完成了最基本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电话流调,通话时间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几分钟,长的一个多小时,队员们口干舌燥,耳朵嗡嗡作响,一通下来,筋疲力尽、头昏脑涨,眼睛熬得通红。 工作任务急、工作量大,是本次病例现场流调工作的最大特点。队员们调查的一个确诊病例,其密切接触者83人,次密接触者多达人。队员要彻底掌握83名密接的4天的活动轨迹,2小时报告病例核心信息、6小时上报初步流调报告,还要进行梳理、补充、完善、最终形成系统的流调报告。流调报告完成后,还要对病例密接人员的基本生物信息特征、活动轨迹进行整理。83名密切接触者83份流调报告,电话打到没电,吃的是简单的盒饭和泡面,8名队员连续奋战2天1夜才完成了这个病例的核心信息、个案调查、密接、次密调查、初始流调报告。像这样的病例比比皆是。面对疫情、身处危险,队员们勇往直前、积极面对。以高度负责任的姿态,践行着“责任、担当、敏行”铭训。有任务时队员们争先恐后,主动请战,高水平、高质量、快速度调查了一个又一个病例,流调报告质量全省名列前茅。 在援禹工作中,流调队以抗疫大局为重,没有向当地提出任何要求,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帮助,克服了工作、生活中的许多困难,没有丝毫怨言。1月14日,禹州温度急降,天上飘起了雪花,队员们冻得瑟瑟发抖。但接到任务后,队员们没有退缩,带好装备顶风冒雪、踏着泥水前往现场调查。由于长时间的熬夜奋战,部分队员出现了头晕、失眠,还有的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买不到药物,队员们只能硬抗。 与病毒赛跑,保人民平安。队员们平均每天夜以继日工作15个小时以上,经过10天的连续奋战,截至目前,共完成流调确诊病例33例,个密接、个次密接人员调查,每一份流调报告都饱含着队员的辛勤和汗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濮阳市支援禹州流调队面对疫情,迎难而上,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忠实履行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使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展现出了濮阳防疫人员不惧危难敢于担当的风采,展现出了濮阳疾控人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记者史式灿 来源:《濮阳早报》 原标题:《驰援禹州的勇士凯旋!濮阳流调报告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