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导读

声誉风险作为银行经营、管理中多维度风险的表象和“出口”,今年以来再次呈现加速暴露的趋势。《农商银行转型趋势报告》(点击查看详情)认为,农商银行在改革化险的加速期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声誉风险挑战,加速构建、完善自身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塑造高效、协同、常态化的声誉风险治理机制,尤为重要。《报告》指出,农商银行要提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完善组织架构和专业岗位、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常态化建设,以解决权责不明晰、分工不明确、协同不到位、准备不充分等问题。

作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李博岳乙琳

声誉风险作为银行经营、管理中多维度风险的表象和“出口”,今年以来再次呈现加速暴露的趋势。

根据《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全国农村金融舆情监测平台统计,年1-11月,全国农商银行、农信社(以下简称农商银行)共发生舆情.33万条,较年的85.56万条上升83%,连续四年呈上升态势。其中,受河南村镇银行事件的影响,仅4—7月间,全国农商银行的舆情发生量就达87万条,超过了年全年的总量。

重大声誉风险通常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各种风险长期积聚的结果。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持续压力和金融风险的持续暴露,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提速,重大声誉风险事件频发。

面对压力不断升级带来的新挑战,重大声誉风险不仅将引发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而且还会出现储户集中取款等极端事件,对中小银行流动性造成强烈冲击。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使中小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还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其他类型的风险,对区域经济金融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农商银行在改革化险的加速期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声誉风险挑战,加速构建、完善自身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塑造高效、协同、常态化的声誉风险治理机制,尤为重要。

舆情新现象:压力比山大

(一)年度声誉风险数据统计

1、数据总量对比。从声誉风险事件的发生数量来看:年前11个月,全国农商银行平均每月声誉风险发生量为10.01万条(排除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影响),较年的月均7.13万条有较大的涨幅。根据—年统计折线图可知,声誉风险事件数量逐年增长,年度内整体趋势相近,呈波动式上升趋势(见下图)。

2、分类事件对比。根据《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全国农村金融舆情监测平台数据整理,将年度声誉风险事件分为经营风险、投诉举报、个人行为三大类,将经营风险细分为监管处罚、信息披露、案件涉诉三类,将投诉举报细分为网点投诉、产品投诉、单位投诉三类,将个人行为员工行为、高管行为、“八小时外”行为三类,详情如下表。

(数据采集标准:同一事件相似文章数为50条及以上,列为声誉风险事件)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目前,以监管罚单为主的监管处罚类声誉风险事件仍然是发生数量最多,占比最高的,达46.15%,甚至较去年的45.26%还有所增加,共计起。

今年,对于全国农商银行高管的监管和处罚都更加严格,省级层面出现的高管风险较去年明显增加。截至目前,共有相关声誉风险事件60起,占比14.88%,较去年增加了3.47%。

(二)当前农商银行声誉风险压力加剧的主要原因

经济形势。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影响,年国内的经济形势不言而喻。同时,在金融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宏观环境下,银行行为被严格限制。利率定价要遵循利率政策要求,信贷投放要符合存贷比指标,运营扩张要受制于资本充足率……任何一项不达标的监管指标,都会形成罚单,进而形成一系列声誉风险问题的“导火索”。

媒介生态。许多自媒体在声誉风险事件中起到一定的扩散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有发声的意图和能力。然而,有些自媒体借助于网络天然的隐秘性,发布一些只是为了追求点击率的内容,跟风、混淆视听,也极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声誉风险。

传统的媒体更加谨慎、稳健,公信力强。尽管事件的报道速度和传播范围可能远不及自媒体,但是很多情况下,为热点事件定性的一般是传统媒体。因此,还原事件真相、深度分析解读都需要传统媒体的发声。

公众心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众,尤其是网民的公民意识和维权意识大幅增强,也更清晰地了解到了权利的正当性、可行性,认识到了自身权利在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何种手段予以补救。加之近年来疫情影响带来的综合落差,在公众心态上产生了潜在的变化,生活和工作中的诉求和不满,在自媒体和短视频快速发展的加持下,直接形成了多样化的投诉和宣泄手段。对于银行来说,日常在面对客户时,不仅要保证“服务至上”的意识,而且要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和诉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舆情和声誉风险。

发展新态势:风险再升级

(一)年度典型案例回顾

1、河南村镇银行事件

事件详情:4月,多位网友举报河南省的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以及安徽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关闭网上交易系统,线上储户无法取款、转账。

4月19日,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这几家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涉嫌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

7月10日,河南许昌公安通报:年以来,以犯罪嫌疑人吕奕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河南新财富集团等公司,以关联持股、交叉持股、增资扩股、操控银行高管等手段,实际控制禹州新民生等几家村镇银行,利用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和该犯罪团伙设立的君正智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自营平台及一批资金掮客揽储和推销金融产品,以虚构贷款等方式非法转移资金,专门设立宸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删改数据、屏蔽瞒报。

7月11日,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根据案件查办和资金资产追缴情况,经研究,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分类分批开展先行垫付工作。

8月29日,河南许昌警方通报“村镇银行案”进展,称已逮捕人,追赃挽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上下滑动查看事件详情)

案例分析: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解决农村金融长期供给不足问题,但“村镇银行案”的出现暴露了许多中小银行股权结构混乱、偏离主业、内部治理不佳等多种问题,加之,事情发酵期间出现的“红码事件”(储户赴河南讨要说法被赋红码)等多重事件的叠加影响,共同冲击了村镇银行以及主发起行的公信力。

此次事件的发生,使得全国储户对村镇银行品牌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信任大幅降低,部分储户也会对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农商银行产生信任危机,极大影响了县域金融的稳定运营。

2、辽阳农商银行破产事件

事件详情:8月26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的两则批复显示,银保监会已原则同意辽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年6月,辽阳农商银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56.2亿元人民币。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则成立于年,注册资本1亿元,辽阳农商银行持股49%为主要股东。

年10月,因涉嫌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外逃的辽阳农商银行前任行长姜冬梅被抓获并遣返回国。

年12月10日,银保监会公开第四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涉及违规开展关联交易、隐瞒关联关系、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严重逃废银行债务、违规转让股权、违规代持股权、利用平台虚构业务进行融资等行为。其中4家公司:鼎力鑫盛、正泰宏行、安森金世纪和华亿投资为辽阳农商银行前四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到40%左右。

年6月21日,辽宁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沈阳农商银行辽阳分行的筹建与开业。

年7月2日,沈阳农商银行承接了辽阳农商银行及太子河村镇银行的人员、网点和存款,客户在两家银行已办理的存折、存单、银行卡等交易介质可以在沈阳农商银行继续使用,也可以免费更换,资金安全、交易安全不受影响。

年8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告同意辽阳农商银行及太子河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上下滑动查看事件详情)

案例分析:辽阳农商银行破产原因明显:民营实控、股东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经营存在重大问题导致资不抵债……辽阳农商银行的破产,其实是中小银行加速改革化险的最新信号。从承接行的选择,到人员、业务的接管,此次辽阳农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事件,表面上未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但叠加“河南村镇银行”事件的影响,加速了公众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银行的不信任和质疑,其潜在影响深远。对于未来可能面临同等境遇的农商银行,尤其考验其前置化的声誉风险化解能力。

(二)声誉风险事件分类分析

经营风险类案例。本年度中此类事件中,不仅有多家农商银行收到百万元级别大额罚单(《xx农商银行因EAST数据漏报及报送不一致等原因,领万元大罚单》),更有少数农商银行数项并罚领千万级罚单(《xx农商银行:9项违法违规,又见千万元罚单》《节前最后一日,xx农商银行领千万级别罚单,多家银行被罚金额过百万元》),还有农商银行一天收九张罚单的情况(《领万元罚单,董事长同时遭罚!——受罚主体包括xx农商银行及8名相关责任人。》)。

从事由看,信贷业务违规依然是银行被罚“高发区”(《xx农商银行违法被罚万元,因贷款“三查”不到位等》《xx农商银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等被罚万元》),内控管理也逐步成为监管重点(《因内控及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xx农商银行被罚45万元》《内控频失守!xx农商银行不到一个月收六张罚单,四大法人股东被列为被执行人》)。

这些罚单是监管趋严的外部表象,为了保障银行系统的稳健运行,银保监会近年来下大力度对银行的各种乱象进行了整顿,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这也就要求银行要坚持“合规为先”“合规为本”,在风清气正的金融生态下,走稳发展之路。

投诉举报类案例。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农商银行年度投诉总量有所增长,在信贷类、信用卡类业务方面,对贷款、信用卡、解决征信等问题仍处于投诉榜首;从“断卡”行动开始后,随着执法部门账户管控措施的强化,客户对开卡规则、暂停非柜面交易、服务效率低、冻结银行卡等行为表示出不满,投诉意图强烈。(“断卡行动”背后的声誉风险点,中小银行应如何避免?丨小琳说舆情)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房贷”这一关键词的举报案例:从今年年初的《年初法拍房暴增!四大银行起诉20万元断供房主》,到年中《西安一银行经理辱骂客户“滚你×”,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