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孝老爱亲的禹州人 如今,我国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年人口过2亿,禹州市老年人口近30万人。世界上什么都能等,唯有尽孝不能等。现在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因为孝不能迟。 禹州市孝道文化协会正式揭牌成立“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和核心。6月9日,禹州市孝道文化协会正式揭牌成立,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切实发挥孝道善德、规范行为的作用。 协会以“孝行禹州,孝安禹州,孝兴禹州”为工作思路,力争让广大民众全部得到孝道文化的熏陶、教育或专题培训,并用孝道美德省察自己的身心言行,萌生善念,起始善为。 据了解,协会成立后,每月将举办一次主题活动,其中包括7月的“传承孝道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研讨会、8月将在全市开展孝道楷模评选活动、9月开展“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比赛等。协会会长崔福申表示:孝道文化协会的成立,将在全市大力弘扬中华慈孝文化,传承道德文明,培树社会正气,让更多的人去传递传统文化带来的美好。 孝老爱亲禹州人我市有浓厚的孝文化传统,自古就有孙思邈为给父母“学医疗亲”,最终成为“药王”的故事,也有“天下无双”的孝子黄香长眠于我市郭连镇黄台寨。如今,我市各级也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孝老爱亲活动,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了许多当代孝行典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吴新芬、5岁就能撑起一个家的郭家宝,郭连镇新时代的女“黄香”陈雪琴,用自己单薄的双肩扛起家庭的重担等等。 孙思邈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个木匠。七岁时,父亲得了雀目病(夜盲症),母亲患了粗脖子病。看到父母因为疾病而痛苦,让孙思邈萌发了当医生治病救人的心愿。 东汉时江夏安陆人黄香,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他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他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黄香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凭着对军人真挚的爱,吴新芬大学毕业后,主动照顾失去双臂、生活不能自理的特等伤残军人王俊景。好军嫂吴新芬的故事,像纯洁的雪莲花盛开在广大官兵们的心中。 郭家宝1岁丧母,3岁父亲遭遇事故下身瘫痪,5岁开始负责照顾父亲吃、喝、拉、撒。5岁娃撑起一个家,长大后带着父亲一起上初中。用他最简单的方式耕种着梦想,勇敢地担当。 20多年来,陈雪琴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家庭,尽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凭着善良与坚韧,用双肩扛起家庭的重担、用言行诠释着尊老、爱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全新含义。 尽孝很简单现在就给爸妈打个电话子欲养而亲不待,请珍惜他们在你身边的时光。 最好的选择是空闲时常回家,多陪在老人身边。用实际行动去关心老人,他们年纪越大就越像小孩,需要亲人陪伴。实在抽不出空的情况下,就频繁打电话,让老人知道你的关心和牵挂。爱经不起等待,也不能等! 编辑:崔夏爽 点击转发,让孝心扩散吧! 推广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