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赵福殿 在《新华字典》中,有一个专用字“垕”,介绍是:神垕,地名,在河南。 禹州市神垕镇位于该市西南部,因钧瓷而繁荣驰名。早在唐代,神垕就已烧制出多彩的花瓷和钧瓷,到了北宋徽宗年间,钧瓷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定为“宫廷御用珍品”。 今年56岁的郭冠军是土生土长的神垕人,负责神垕镇志的编撰工作。“因种种历史原因,神垕的钧瓷文化经历过没落。改革开放前,钧瓷厂由于技术落后、条件艰苦,钧瓷年产量很低,当时的神垕镇也是破破烂烂的。”郭冠军说。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神垕镇也迎来发展的春天。 烧制钧瓷需要大量的煤,每天都有往镇上运煤的车辆出入。以前,通往该镇只有一条公路,到镇区内则是渣土路。“晴天满地土,雨天到处泥”是当时神垕镇的真实写照。 为彻底改变神垕面貌,神垕镇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三块短板。近年来,该镇先后完成了禹神快速通道、省道线、南环路、西北环路、电力通讯线路改造、景观路灯设置、文化景观路打造、供水管网铺设、第二水厂建设、镇区道路复修和千伏变电站项目、纸坊水库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谋划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肖河景观水系等重大项目工程。 在神垕镇4平方公里的古镇保护区内,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各种古寺庙、古民居星罗棋布,古镇、古街、古窑、古宅、古桥风貌独特,被专家称为“活着的古镇”。年,许昌市提出“把神垕古镇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标,投资5亿元兴建神垕古镇综合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对神垕老街、钧瓷文化街等项目进行了保护修复,真实再现古镇明清民居风貌,让游客有穿越时空之感。神垕——这个古老小镇,再次向世人展示出千年窑火的文化自信。目前,仅登记在册的钧瓷企业就有余家,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多人,年产钧瓷万件,实现年销售额12亿元,近80件作品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外国政要。 禹州市神垕镇党委书记连松涛说。 陶瓷作品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王馨 温馨提醒凡“河南日报农村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