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

(作者:时小米)

我从小就喜欢过年,年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对小孩子来说,更是有着无穷的魔力!

进入腊月,仿佛就嗅到了年味。童谣有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过腊八粥,年味儿就更浓了。

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祀灶王爷灶王奶奶的日子,年从这一天就正式开始了。

老家腊月二十二有古会,记得每年的那一天都会跟爹娘去会上置办年货,必备的是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神像和灶糖。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敬畏,买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神像要说“请”字,小孩子口舌直,无意说出“买”字的时候,总免不了被大人一顿数落。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在厨房灶台附近的墙上贴上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神像。据说这一天,灶王爷灶王奶奶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禀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一家的奖罚。基于这个原因,吃灶糖就成了小年又一有代表性的习俗。吃了甜腻的灶糖,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自不会说太多坏话。

小年过后,大人们正式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期就有过年扫尘的习俗。“尘”与“陈”字谐音,其寓意是要“除尘布新”,把所有陈旧的、晦气的东西全部清除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这天一大早就会被爹娘叫醒,吃过早饭,全家总动员开始打扫卫生。通常要忙一整天才能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打扫干净,虽然很累,但跟过大年的欣喜相比就不足为道了。

接下来的几天,大人越来越忙,孩子们却越来越兴奋,一年中大概也只有这几天可以敞开地玩,肆无忌惮地吃。瓜子、糖块、炒花生总是装满口袋,走哪儿吃哪儿,连买来走亲戚用的点心果子都不放过。不敢明目张胆地解开果子盒,只是小心翼翼掀开盒盖的角,偷偷拿一个,就无比的满足;记忆中的果子,那叫一个甜!

过年的准备工作做到大年三十,不管齐备与否,总算做完了。三十那天,一大早娘就开始张罗年夜饭。那时的年夜饭,不像现在这般丰盛,只有饺子,记忆中的饺子,也好像只有萝卜猪肉馅的,而且肉少萝卜多,但却是最富有年味的!

吃过午饭,娘把厨房拾掇利索,叫上爹,就开始安置包饺子。我长大了之后,也被分配了擀饺子皮的活儿;等到辞旧迎新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起,饺子就煮好了。第一碗饺子是要先敬神祭祖的,爹总是庄重地端着饺子挨屋祭拜;祭拜完之后,家人开始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饺子,这是一年中最有仪式感的一顿饭,年也在这时到了高潮期。

吃过年夜饭,迎来了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爹开始给我们发压岁钱了,爹很宠娘,压岁钱娘、小弟我们仨都有份;拿着崭新的压岁钱,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到处弥漫的过年的喜庆也着实让人难以入睡。我和弟弟总是连吃带玩儿熬几个时辰,困极的时候才上床睡觉。娘会把早已准备好的,也忍不住拿出来看过好几次的新衣服放到枕边;想着大年初一穿在身上的那个拽劲儿,睡意减了一大半。不知过了多久,在兴奋中,在期盼中,在浓郁的年味中,沉沉睡去……

如今的我已过不惑之年,任时光荏苒,对过年的期盼丝毫不减;还一如既往地遵循着最初的传统在过年,也会给我的孩子讲述我小时候的年!

很多人抱怨,说现在的年没了年味儿,但是我一直坚信,只要内心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只要有最本真的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追求,年,就总是记忆深处的年!

关于作者:时敏娜,笔名时小米,教师,心理年龄永远十八的70后;挚爱工作,热爱生活。信条:潜心工作,用心生活!

策划:王留庆

编审:郑乾元

副主编:赵建

编辑部主任:徐洪涛

本期编辑:徐洪涛

摄影:刘仁杰

校对:宋起中

主播:杜晓华

弘扬传统文化,聚焦乡土文学!

如果您也感兴趣,欢迎来与我们一起写作!

喜欢文章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